管仲,番白葉、翻白地榆、檳榔仁、翻背白草、白頭翁、澀疙瘩、地管子、地檳榔、白地榆、馬屎根、翻白葉、紅地榆、翻轉白、銀毛委陵菜、地檳榔、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根圓柱形,略扭曲狀彎曲,根頭部膨大,并密生灰白色茸毛。表面棕褐色,具明顯縱皺紋,頂端有時具環紋,并有圓柱狀根莖或根莖殘基。質堅而稍脆,折斷面平整,略粉質,橫斷面形成層環明顯,皮部淡黃色,木部棕黃色或帶粉紅色,顯著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澀。管仲具有清熱解毒,澀腸止瀉,涼血止血的功效。
【性味】寒;苦澀
1.《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澀。"
2.《云南思茅中草藥選》:"苦澀,平。"
【歸經】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澀腸止瀉,涼血止血。主赤白下;腸炎腹瀉;腸風下血;肺癆咯血;吐血;崩漏帶下;外傷出血;疔瘡;燙燒傷。
1.《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帶,大腸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燒酒為引。
2.《貴州民間藥物》:治痢疾,疔瘡,風濕。
3.《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止血,消炎收斂。治痢疾,腸炎,胃痛,咯血,吐血,外傷出血,痛經。
4.《云南中草藥選》:涼血止血,收斂止瀉。治肺結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貧血,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研末,1-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管仲的作用:
1.治痢疾:鮮翻背白草一兩。加水煎好。將適量紅糖放于鍋中,加酒二兩,點燃燒過,再兌人已煎好的藥水,然后服用。
2.治疔瘡:鮮翻背白草,搗爛敷患處,留頭,干則換之。
3.治風濕痛,翻背白草根三兩。泡酒服。(1.方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4.治外傷出血:翻白葉根,研粉撒。(《云南思茅中草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