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根,別名又叫小茴香根,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根。多年生草本,高0.4-2m。具強烈香氣。莖直立,光滑無毛,灰綠色或蒼白色,上部分枝開展,表面細縱溝紋。莖生葉互生;較下部的莖生葉葉柄長5-15cm,中部或上部葉的葉柄部或全部皮鞘狀,葉鞘邊緣膜質;葉片輪廓主國闊三角形,長約30cm,寬約40cm,四至五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絲狀,長0.5-5cm,寬0.5-1cm。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徑3-15cm;小傘形花序有花14-30朵,花柄纖細,不等長,長0.3-1.2cm;花小,無萼齒;花瓣黃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形,淡黃色,長約1.5mm,寬約1mm,中部以上向內鄭曲,先端微凹;雄蕊5,花絲略長于花瓣,花藥卵圓形,淡黃色,縱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基圓錐形,花柱極短,向外叉開或貼伏在花柱基上。雙懸果長圓形,長3.5-6mm,寬1.5-2mm,主棱5條,尖銳;每棱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ㄆ5-6月,果期7-9月。茴香根具有溫腎和中,行氣止痛的功效。
【性味】辛甘,溫。
1.《草木便方》:"辛平,溫。"
2.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性溫,味甘辛。"
【功能主治】溫腎和中,行氣止痛。治寒疝,胃寒嘔逆、腹痛,風濕關節痛。
1.《草木便方》:"暖丹田,通腎經。治腎氣沖心卒痛。"
2.《分類草藥性》:"治一切氣痛,膀胱疝氣。"
3.《天寶本草》:"治胃氣脹滿。"
4.《貴州民間方藥集》:"消陰囊腫,膀胱氣,表風寒,治腹痛。"
5.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行氣散寐,和中止痛。治胃寒腹痛,反胃嘔吐,寒疝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1~2兩;搗汁或燉肉。
茴香根的作用:
1.治丹停、腫脹:小茴香根、筋骨草燉豬蹄子服。(《四川中藥志》)
2.治風濕關節痛:茴香根、白土茯苓各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疝氣痛:茴香根五錢,茴香子、吳萸子各一錢,臭牡丹花和根、通花根各三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涼拌茴香根的做法
茴香根洗凈,蒜瓣切末,準備好蔥花、干辣椒、花椒。
把茴香根一片一片掰開(這個過程略困難因為它們真的好緊。;莖部去除、根部順著紋路切薄片。涼拌茴香根的做法
可把切好的茴香根加點鹽去水,懶得弄也可以省略。。。鍋內熱油,爆香花椒、干辣子和蔥花。涼拌茴香根的做法
爆香的油澆入去水的茴香根中(介意蔥花花椒啥的可以把它們去掉只把油澆入;對于我這種懶惰+豪放派肯定就不會這么做了。。。)
再加入少許鹽、醋(我放的比較多。,有花椒油的也可以再來一兩滴,拌勻就好啦
茴香根煮排骨
食材明細
排骨200克
茴香根一把
1.排骨在沸水里焯一下,撈出洗去血污。
2.把洗凈的排骨放砂鍋里,姜拍散放入,大火燒沸,小火慢燉半小時。
3.茴香根用小刀刮去外皮,剖開把里面老化的芯根剝出來。
4.把處理好的茴香根放水里搓洗干凈。
5.洗凈的茴香根放入燉排骨的砂鍋中和排骨一起燉半小時,放入鹽調味即可出鍋。
清炒茴香根
用料
茴香根1個
鹽
蒸魚豉油
清炒茴香根的做法
茴香根洗干凈,按層剝開清炒茴香根的做法
切絲清炒茴香根的做法
熱鍋,放橄欖油,放入茴香根炒到微軟,加鹽,放一點蒸魚豉油提味,再翻炒1分鐘,出鍋!
陰虛火旺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