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軸子,又稱土連翹、山芝麻、鬧羊花子、天芝麻、羊躑躅果、鬧羊花頭、八厘麻子,果實長橢圓形,略彎曲,長2-3cm,直徑0.7-1cm。表面紅棕色或栗褐色,微具光澤,有縱溝5條,頂端尖,基部有宿萼,有的有果柄。質硬脆,易折斷,斷面5室。種子多數,長扁圓形,棕褐色,邊緣具膜質翅。氣微、味苦。六軸子具有祛風,止痛,散瘀消腫的功效。
【性味】苦,溫,有毒。
1.《本草從新》:"苦,溫。"
2.《飲片新參》:"溫,味澀微苦。"
3.《藥材學》:"有劇毒。"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散瘀消腫。治風寒濕痹,歷節疼痛,跌打損傷,癰疽疔毒。
1.《本草從新》:"宣,行血。治風寒濕痹,歷節腫脹,撲損疼痛。"
2.汪連仕《采藥書》:"治跌打損傷,能活血疏風。"
3.《綱目拾遺》:"治疽毒疔瘡。"
4.《本草求原》:"敷無名腫毒,可消。"
5.《飲片新參》:"斂肺,止汗,化痰,定喘咳,治瀉利遺泄。"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入丸、散,1~3分,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
六軸子的作用:
1.治風痹,跌撲,腫毒初起:草烏(去皮,姜汁拌曬,隔紙炒)、山芝麻(燒酒拌曬,炒)、雄黃(水飛),血竭(箬葉上烘烊)、穿山甲(砂炒)各一兩。為末,丸如芥子大,酒下二、三分,不可多。(《草寶)五虎丹)
2.治跌打損傷,深入骨髓,或隱隱疼痛,或天陰則痛,或年遠四肢無力:鬧羊花子一兩(火酒浸炒三次,童便浸二次,焙干),乳香、沒藥(不去油)、血竭各三錢。為末,研勻,加麝香一分同研,磁瓶收貯封固。每服三分,壯者五、六分,不必吃夜飯,須睡好方服,酒可盡量下,服后避風,有微汗出為要。忌房事、酸、咸、茶、醋等物。弱者間五日一服,壯者間三日一服。(《藥鑒》遺骨丹)。
成熟果實中含八厘麻毒素,就是日本羊躑躅素(rhodojaponin)Ⅲ,羊躑躅素(rhodomollein)Ⅰ及Ⅱ。
1.鎮痛作用 用果實研成細粉或作成混懸液、浸劑、酊劑,對小鼠(電刺激尾部)均有鎮痛作用,鎮痛指數與阿片相似;但與阿片不同,劑量增加,作用反有所減弱。果實作用強于花。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六軸子注射液0.3-0.6g/kg腹腔注射,可使狗、貓心率減慢65%,血壓亦下降,減慢心率的作用可被阿托品所對抗,降壓作用可被麻黃堿所取消,切斷兩側迷走神經則減慢心率的作用消失,故減慢心率的作用可能是通過興奮迷走神經所致,降壓作用可能與抑制交感神經有關。
【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忌服。
《本草從新》:"大損新血,無瘀勿用,體虛有瘀者亦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