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羊藤,別買又叫:老鴉嘴、毛青才、南苦參、奶藤、馬達、紅馬連鞍、虎陰藤、苦羊藤等,為蘿藤科馬連鞍屬植物馬連鞍以根入藥。古羊藤根呈圓柱形,彎曲,表面暗棕色,有小瘤狀突起和不規則的縱皺紋。質硬,斷面不平,橫切面皮部棕色,木部淡黃色,射線纖細,導管顯著,呈小孔狀。古羊藤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性味】1.《廣西藥植圖志》:"味苦微甘,性涼。"
2.《南寧市藥物志》:"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泄瀉,痢疾,瘧疾,感冒,胃痛,淋濁。
1.《廣西藥植圖志》:"治急慢性腸炎,心胃氣痛,紅白痢癥,外感痧氣,蛇傷。"
2.《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治熱病,瘧疾,淋濁,癍痧。"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感冒發燒,跌打瘀積腫痛,腰腿酸痛,慢性腎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研末(0.5~1錢)。外用:搗敷。
古羊藤的作用:
1.治急慢性腸炎,心胃氣痛,外感寒熱:古羊藤根,曬干研末。每服五分至一錢,開水送下,日服二次。
2.治紅白痢癥:古羊藤根一兩。煎湯沖蜜糖五錢,一天二次分服。
3.治毒蛇咬傷:古羊藤生葉二兩。搗爛,沖酒二兩,絞取酒一兩,內服。渣涂敷傷口四周。(①方以下出《廣西藥植圖志》)
4.治潰瘍。汗叛蛱、山暗冊,等量。曬干研粉。每次一克,一日三至四次,內服,療程一個月。(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5.治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扁桃體炎:一點紅、古羊藤各等量。上藥每斤煎濃液500毫升。三個月至三歲,每次20~40毫升,三歲以上酌情增加。(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本品葉和種子有毒,據廣西上思、東興地區反映,誤食葉可引起頭暈,腹痛。
《南寧市藥物志》:"虛寒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