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葉,又稱地仙苗、甜菜、枸杞尖、天精草、枸杞苗、枸杞菜、枸杞頭,為茄科植物枸杞及寧夏枸杞的嫩莖葉。單葉或數處葉簇生于嫩枝上。葉片皺縮,展平后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6cm,寬0.5-2.5cm,全緣。表面深綠色。質脆,易碎。氣微,味苦。枸杞葉具有補虛益精;清熱明目的功效。
枸杞葉在中醫上被稱為“地仙”,除了作蔬菜食用,現在市面上還有枸杞葉茶,是一種較新型的有益飲品。飲用枸杞葉茶可以像普通的綠茶、烏龍茶一樣沖泡,也可以配些冰糖、枸杞子,口感更好外,滋潤的效果更明顯。
【性味】苦甘,涼。
1.《藥性論》:"味甘,平。"
2.《千金?食治》:"味苦,平,澀,無毒。"
3.《綱目》:"苦甘,涼。"
【歸經】《要藥分劑》:"入心、肺、脾、腎四經。"
【功能主治】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治虛勞發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
1.《藥性論》:"能補益精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風,明目;若渴可煮作飲,代茶飲之;發熱諸毒煩悶,可單煮汁解之,能消熱面毒;主患眼風障赤膜昏痛,取葉搗汁注眼中。"
2.《食療本草》:"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
3.《口華子本草》:"除煩益志,補五勞七傷,壯心氣,去皮膚骨節間風,消熱毒,散瘡腫。"
4.《綱目》:"去上焦心肺客熱。"
5.《生草藥性備要》:"明目,益腎虧,安胎寬中,退熱,治婦人崩漏下血。"
6.《本經逢原》:"能降火及清頭目。"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2~8兩;煮食或搗汁。外用:煎水洗或搗汁滴眼。
枸杞葉的作用:
1.治五勞七傷,房事衰弱:枸杞葉半斤(切),粳米二合。上件以豉汁相和,煮作粥,以五味末蔥白等,調和食之。(《圣惠方》枸杞粥方)
2.治陽氣衰,腰腳疼痛,五勞七傷:枸杞葉一斤,羊腎一對(細切),米三合,蔥白十四莖。上四味細切,加五味煮粥,如常法,空腹食。(《圣濟總錄》枸杞羊腎粥)
3.治急性結膜炎:枸杞葉二兩,雞蛋一只。稍加調味,煮湯吃,每日一次。(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4.治跟澀痛,兼有翳者:枸杞葉二兩,車前葉二兩。上件藥熟之,使汁欲出,又別取大桑葉三兩,重裹之,懸于陰地,經宿,乃輕壓取汁,點目中,不過三,五度瘥。(《圣惠方》枸杞汁點眼方)
5.治視力減退及夜盲:枸杞菜二兩,柄貓草一兩,夜明砂三錢,豬肝四兩。水煎服。(《陸川本草》)
6.治痔瘡炎腫:鮮枸杞莖葉一握。煎湯熏洗。(《福建民間草藥》)
7.治年少婦人白帶:枸杞尖作菜,同雞蛋炒食。(《滇南本草》)
1.枸杞葉的營養價值一點也不比枸杞子低,枸杞葉除了具有枸杞子果實全有的營養價值外,還有甜菜堿和枸杞葉蛋白素,對肝臟內毛細血管所積存毒素清理有著特殊的作用。其清除肝臟毒素能力是一般枸杞果實的50倍以上。
2.枸杞葉富含甜菜堿、蘆丁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常飲枸杞葉茶具有養肝明目、軟化血管等保健功效。而且長期食用枸杞或飲用枸杞茶,也不會有副作用。
1.內服:煎湯,鮮者2?8兩;煮食或搗汁、外用:煎水洗或搗汁滴眼。
2.煮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色澤就不漂亮了,營養也會流失許多。
枸杞葉豬肝湯
主料:枸杞葉、豬肝、枸杞
輔料:雞精、生粉、鹽、香油
枸杞葉豬肝湯的做法步驟
1. 豬肝切片,用生粉,香油,鹽腌十分鐘
2. 枸杞葉摘好,洗干凈,
3. 鍋里放水,放枸杞,放入鹽和少量油,水開后放入豬肝煮一分鐘,然后在放入枸杞葉煮熟,出鍋前放入少量雞精既可。
枸杞葉豬心湯
主料
枸杞葉適量
輔料
豬心1/2個食用油適量
鹽適量雞精適量
枸杞葉豬心湯的做法步驟
1. 原料圖。(枸杞葉提前摘好,我只取葉,洗凈。豬心洗凈)
2. 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煮開。
3. 豬心切成薄片備用。
4. 鍋中水燒開時放入豬心,上面會漂浮白色的東東,用勺子勺掉。
5. 加入枸杞葉后,煮開,加適量鹽,雞精和食用油。
6. 一鍋清淡的枸杞湯就做好了,用小碗盛出一碗,生病中的我都覺得蠢蠢欲動了。
涼拌枸杞苗
1、枸杞葉洗凈留取嫩尖部;
2、將枸杞葉下沸水焯1-2分鐘(沸水中放入1勺鹽與1勺油);
3、撈起放入涼開水中泡15分鐘,再次撈出,用手輕輕擠去其苦汁;
4、將枸杞葉裝入盆中,紅椒切絲入盆,倒入鹽、香辣油、糖、味精,拌勻枸杞葉,靜置入味即可.
雞蛋瘦肉滾枸杞葉
主料
瘦肉適量雞蛋適量
枸杞葉適量
輔料
姜適量鹽適量
米酒適量花生油適量
雞蛋瘦肉滾枸杞葉的做法步驟
1. 備好所有食材。
2. 把枸杞葉摘下,并清洗干凈;瘦肉清洗后切片,并加進適量鹽;白酒;花生油;姜絲腌制十分鐘。
3. 熱鍋下油,再加適量鹽(這樣做比直接下冷水煮開要香一些)。
4. 加一碗水,水燒開后加進瘦肉。
5. 再次煮開后把枸杞葉加進。
6. 最后打進雞蛋,并攪拌開,再加適量鹽即可。
《藥性論》:"與奶酪相惡。"
不適宜外感實熱、脾虛泄瀉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