蒔蘿子,入藥部分為傘形科植物蒔蘿的果實。果實成熟后采收果枝,曬干,打落果實,去凈雜質,曬至干透為度。干燥果實多數裂成分果,呈扁平廣橢圓形,長3~4毫米,寬2~3毫米,厚約1毫米。外表棕色,背面有3條不甚明顯的肋線,兩側肋線延伸作翅狀,少數未分離的雙懸果基部有殘存果柄。氣微香。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歸脾、胃、肝、腎經。
【功能主治】溫脾開胃;散寒暖肝;理氣止痛。主腹中冷痛;脅肋脹滿;嘔逆食少;寒疝。治痧穢嘔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滿少食。
1.《本草拾遺》:小兒氣脹,霍亂嘔逆,腹冷不下食,兩肋痞滿。
2.《海藥本草》:主膈氣,消食,溫胃,善滋食味,多食無損。
3.《日華子本草》:健脾,開胃氣,溫腸,殺魚肉毒,補水臟及壯筋骨,治腎氣。
4.《醫林纂要》:潤腎補腎,補命門,暖丹田,開胃調中,上達膻中,舒肝木,達陰郁,舒筋,下除腳氣,治寒疝。
5.《隨息居飲食譜》:溫胃健脾,散寒止痛,殺蟲消食,調氣止嘔,定腰、齒疼,解魚肉毒。
蒔蘿子的作用:
1.治小兒氣脹,霍亂嘔逆,腹冷食不下及脅痛:蒔蘿,為末,糊丸如綠豆大。三歲三十丸,青皮湯下。(《普濟方》蒔蘿丸)
2.治疝氣偏墜,女子瘕。荷P蘿一兩二錢。炒褐色,為細末。無灰好酒調服。(《攝生眾妙方》)
3.治閃挫腰痛:蒔蘿,作末,酒服二錢匕。(《永類鈐方》)
蒔蘿子可直接用作湯、色拉、肉類等菜肴中的配菜,常在面包、蔬菜,尤其是黃瓜、馬鈴薯、腌菜及魚類食品中應用,蒔蘿葉作魚類佐料時,可使魚肉滑嫩爽口,有助于消化,蒔蘿又有“魚之香草”之稱。蒔蘿籽干燥磨粉后用作香辛料,可添加在調味汁、紅腸、面包、咖喱粉或腌漬品中調香。
為意大利菜肴的主要香料。鮮莖葉切碎,作色拉、海鮮及湯類的增香調料。種子為調味香辛料,亦可加入整粒種子于泡菜中,以增風味。
1.氣陰不足及有火者不宜。
2.服用后出現惡心,嘔吐者應立即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