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納香,別名又叫:大風艾、牛耳艾、大風葉、紫再楓、再風艾等,是菊科艾納香屬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植物,莖呈圓柱形,大小一等。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縱條棱,節是明顯,分枝,密生黃褐色柔毛。木質部松軟,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干燥的葉略皺縮或破碎,邊緣具細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略粗糙,被短毛,下表面密被白色長絨毛,嫩葉兩面均密被銀白色絨毛,葉脈短毛下表面密被白色長絨毛,嫩葉兩面均必被銀白色絨毛,葉脈帶黃色,下表面突出較明顯。葉柄短,葉半圓形,兩側有2-4對狹線形的小裂片,密被短毛。葉質脆,易碎。氣清涼,香,味辛。艾納香全草入藥,可發汗祛痰,治療食傷、霍亂、中暑、胸腹疼痛等。是提取冰片的原料之一,新鮮莖葉經提取加工可制成艾片(左旋龍腦)。艾納香具有祛風除濕;溫中止瀉;活血解毒的功效。
【性味】:味辛;微苦;性溫。
【歸經】:歸肺、胃經
【功效】:祛風除濕;溫中止瀉;活血解毒。
【主治】:風寒感冒;頭風頭痛;風濕痹痛;寒濕瀉;寸白蟲;毒蛇咬傷;跌打傷痛;癬瘡。
1.《本草拾遺》:“主癬辟蛇!
2. 《海藥本草》:“主傷寒五泄,主心腹注氣,下寸白,止腸鳴,燒之辟溫疫!
3. 《開寶本草》:“去惡氣,殺蟲。主腹冷泄痢!
4. 《生草藥性備要》:“祛風消腫,活血除濕。治跌打,敷酒風腳!
5. 《嶺南采藥錄》:“能除濕,療四肢骨痛!
【佤藥】冰片草,艾納香:全草治療感冒,風濕痛,跌打瘀腫,產后風痛,痛經,腹痛,腹瀉《中佤藥》。
【藏藥】嘎菩,艾片,梅片:葉治一切熱病《滇省志》。
【苗藥】Bind planb(冰片),艾片:通竅,消腫止痛,殺蟲《苗醫藥》。
【基諾藥】補死:根葉治火牙疼痛,肝炎《基諾藥》。
艾納香的作用:
1.治腫脹,風濕關節炎:大風艾、蓖麻葉、石菖蒲。煮水洗。(《廣東中藥》)
2.治蛇傷口不合:大風艾同鹿耳翎敷。(《本草求原》)
3.治跌打損傷,瘡癤癰腫,皮膚瘙癢:大風艾鮮葉搗爛外敷或煎水洗患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4.感冒引起筋骨酸痛
組成:艾納香30.0克 水蜈蚣草37.5克 萬點金18.8克 火炭母草頭37.5克 紅骨蛇18.8克
用法:水8碗煎2碗,早晚各服1次。
5.風濕癥
組成:艾納香30.0克 番仔刺頭37.5克 小本山葡萄37.5克 紅骨蛇18.8克 紅骨茄冬根18.8克
用法:水8碗煎2碗,早晚飯后各服1碗。
6.婦人月內風
組成:艾納香30.0克 黃金桂18.8克 紅水柳30.0克 走馬胎30.0克 牛港刺頭18.8克 雞肉150.0克
用法:水3碗,酒3碗,煎2碗,去藥渣,加雞肉燉爛,分2次飯后服。
7.腦神經痛
組成:艾納香18.8克 白埔姜頭18.8克 艾頭18.8克 黃菊花11.3克 夏枯草15.0克 冬蟲夏草11.3克 川芎11.3克 豬腦1個(去紅筋)
用法:水3碗,酒3碗,與豬腦共燉爛,分2次服。
8.鶴膝風關節腫大
組成:艾納香37.5克 紅九螺30.0克 白馬屎37.5克 萬點金30.0克 黃金桂30.0克 滿山香18.8
用法:水3碗,酒3碗,煎2碗,加豬排骨150.0克,燉爛,分2次服。
9.頭風痛
組成:艾納香37.5克 倒吊風18.8克 雞屎藤30.0克 七葉埔姜頭30.0克 磨仔盾頭37.5克 抹草頭18.8克 紅藤18.8克 鳥踏刺18.8克
用法:水3碗,酒3碗,煎2碗,加雞頭1個,燉爛,分2次服。
10.遍身酸痛癥
組成:艾納香37.5克 番仔刺頭37.5克 絡石藤18.8克 海風藤18.8克 軟枝?梧30.0克 雞香藤30.0克 芙蓉頭18.8克 威靈仙11.3克 鳥踏刺11.3克
用法:水4碗,酒4碗,煎3碗,加豬排骨187.5克,燉熟,分3次服。
11.頭痛
組成:艾納香37.5克 千斤拔37.5克 烏骨海芙蓉37.5克 青山龍30.0克 風藤30.0克 豬腦髓150.0克
用法:水6碗煎2碗,加豬腦髓燉爛,早晚各服1次。
12.月內風
組成:艾納香37.5克 金合歡根37.5克 走馬胎30.0克 風藤30.0克 小金櫻18.8克 豬瘦肉150.0克
用法:水6碗煎2碗,加豬瘦肉,燉熟,分2次服。
13.婦女痛經、經閉腹痛
組成:艾納香根37.5克 白花益母草30.0克 紅藤30.0克 香附11.3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陰虛血熱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