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地蕨,別名又叫:一朵云、花蕨、獨立金雞、獨腳蒿、冬草、郎萁細辛、背蛇生、破天云、散血葉、小春花、蛇不見、吊竹良枝、良枝草、獨腳金雞、丹桂移星草、黃連七、雞爪蓮,為陰地蕨科植物陰地蕨的帶根全草,干燥全草,根莖粗壯,肉質,呈灰褐色或棕褐色。葉柄櫻紅色,有縱紋,營養葉柄較孢子葉柄細而短。葉片三角形,3回羽狀分裂。孢子囊穗集成圓錐狀,孢子囊棕褐色。氣微,味淡。
【性味】甘;苦;涼;微寒
1.《本草圖經》:甘苦,微寒,無毒。
2.《閩東本草》:性平,味淡,無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平肝熄風;止咳;止血;明目去翳。主小兒高熱驚搐;肺熱咳嗽;咳血;百日咳;癲狂;癇疾;瘡瘍腫毒;瘰疬;毒蛇咬傷;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1.《本草圖經》:療腫毒,風熱。
2.《天寶本草》:利膀胱,治頭暈腦痛。
3.《貴州民間方藥集》:鎮咳,亦可解熱祛風,治傷風感冒及吐血。
4.《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消肝火,明目,消散翳膜。
5.《四川中藥志》:治腎虧及肺病吐血,散目中云翳,療月瘕;外包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爛敷。
陰地蕨的作用:
1.治熱咳:陰地蕨二至五錢,加白蘿卜、冰糖。煎水服。(如無白蘿卜,可單用冰糖煎水服)
2.治虛咳:陰地蕨二至五錢。蒸瘦肉吃。
3.治百日咳:陰地蕨、生扯攏、兔耳風各五錢。煎水兌蜂糖服。(①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
4.治肺熱咳血:鮮陰地蕨、鮮風尾草各一兩。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藥》) 陰地蕨
5.治男子婦人吐血后膈上虛熱:陰地蕨、紫河車(銼)、貫眾(去毛、土)、甘草(炙、銼,各半兩。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圣濟總錄》抵圣湯)
6.治羊癇風:陰地蕨三至五錢。水煎代茶常飲。(《福建中草藥》)
7.治小兒驚風:陰地蕨三錢。水煎,早晚分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8.治瘡毒風毒:陰地蕨二至三錢。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9.治目中云霧:陰地蕨蒸雞肝服。(《四川中藥志》)
10.治火眼:陰地蕨葉、棘樹葉,搗汁點眼。(《湖南藥物志》)
虛寒、體弱及腹瀉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