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麻,拼音Sì Fāng Má,別名又叫:山練草、四角草、青魚膽、四言青、四棱草、狼尾拉花、四方消,直立草本,全體無毛,高達1米。莖多分枝,有寬達1毫米的翅。葉互生,從幾乎無柄至有長達4毫米的柄,葉片矩圓形,卵形至披針形,長3-10厘米,寬1.2-4厘米;ㄐ蝽斏谥髑o及側枝上,長尾狀;花梗長不超過1毫米;花萼裂片鉆狀披針形,長約1.5毫米;花冠血紅色、紫紅色或暗紫色,長4-5毫米,筒部約占一半長,后方裂片卵圓形至前方裂片披針形。蒴果卵狀或卵圓狀,長2-3.5毫米;ㄆ8-11月。四方麻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長肉的功效。
【性味】苦,寒,無毒。
【歸經】歸心、肝經。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長肉。
【主治】治紅白痢,喉痛,目赤,黃腫,淋病,下疳,刀傷,癰疽,瘰疬,皮膚潰瘍,濕疹,燙傷。
四方麻的作用:
1.治痢疾,黃疸,口瘡,尿血:四方麻全草五錢。水煎服。
2.治火眼:四方麻全草搗汁,加冰片和勻點眼。
3.治刀傷出血:四方麻全草搗爛,敷患處。
4.治腳踝腫:四方麻全草煎水洗。
5.治疔毒:四方麻葉搗爛,敷患處,或水煎內服。
6.治痄腮:四方麻全草五錢,水煎服。
7.治蛇咬傷:四方麻、石薺苧、文珠藍,八角蓮。搗敷患處。
抗菌作用 四方麻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和綠膿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臨床用于治療流行性腮腺炎,腸炎,痢疾,淋巴結炎,濕疹,燒燙傷和跌打損傷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研末調敷,搗敷或搗汁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