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別名又叫:大荔、丹荔、離支、荔支、丹荔、火山荔、麗枝、勒荔。為無患子種植物荔枝的果實。果實球形,紅色,有多數尖銳的疣狀突起。氣微,味甜。荔枝具有生津,益血,理氣,止痛的功效。
功效:
【性味】甘酸,溫。
1.《食療本草》:"微溫。"
2.《本草拾遺》:"酸。"
3.《海藥本草》:"甘酸。"
4.《開寶本草》:"甘,平,無毒。"
【歸經】《玉楸藥懈》:"入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
【功能】生津,益血,理氣,止痛。
【主治】治煩渴,呃逆,胃痛,瘰疬,疔腫,牙痛,外傷出血。
1.《食療本草》:"益智:健氣,"
2.《海藥本草》:"主煩渴,頭重,心躁,背膊勞悶。"
3.《日用本草》:"生津,散無形質之滯氣。"
4.《本草衍義補遺》:"消瘤贅赤腫。"
5.《綱目》:"治瘰竊,療腫,發。。"
6.《玉楸藥解》:"暖補脾精,溫滋肝血。"
7.《本草從新》:"解煩渴,止呃逆。"
8.《醫林纂要》:"補肺,寧心,和脾。開胃。治胃脘寒痛,氣血滯痛。"
9.《泉州本草》:"壯陽益氣,補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產后水腫,脾虛下面,咽喉腫痛,嘔逆等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枚;燒存性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撒。
作用:
1.治呃逆不止:荔枝七個,連皮核燒存性;為末,白湯調下。(《醫方摘要》)
2.治瘰疬潰爛:荔肉敷患處。(《泉州本草》)
3.治疔瘡惡腫:荔枝肉、白梅各三個。搗作餅子,貼于瘡上。(《濟生秘覽》)
4.治風火牙痛:大荔枝一個,剔開,填鹽滿殼,煅研,搽之。(《孫天仁集效方》)
5.止外傷出血,并防止瘡口感染潰爛,得以迅速愈合:荔枝曬干研末(浸童便曬更佳)備用。每用取末摻患處。(《泉州本草》)
6.治老人五更瀉,糞便溏軟:荔枝干,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連服三次;酌加山藥或蓮子同煮更佳。(《泉州本草》)
7.治孕婦墮胎后下血不止及產后出血:荔枝干七個(連殼和核一起打破),用兩碗水煎至一碗服下。
8.治小兒遺尿:每天吃荔枝干十個。
9.治婦女虛弱貧血:荔枝干、大棗各七個,水煎服,每日一劑。
10.治氣虛寒痛:荔枝肉5枚,煮酒1杯服用,屢服有效。
11.荔枝蓮子淮山粥:干荔枝肉50克,淮山、蓮子各10克(搗碎),水煮至軟爛時,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用油鹽或白糖調味食用,可治老人晨起腹瀉(五更瀉),大便溏稀等癥。
12.荔枝果肉香甜汁多,有生津止渴、益肝補脾的作用,夏季炎熱,人的胃口略有不佳,食用些荔枝可改善食欲不振情況。
13.荔枝富含維生素c和蛋白質,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病力。
14.荔枝還有一定的美容美顏功效,富含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葉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能減緩皮膚中黑色素生成,預防雀斑,讓皮膚更加光滑亮麗。
15.荔枝富含葡萄糖、果糖等糖類成分,經常食用可補充體能、改善身體疲勞。
16.荔枝有補血、止血枝頭、消腫解毒的作用。
17.據研究表明,荔枝有對大腦有補養作用,多食荔枝有助于改善睡眠、補氣安神作用,適用于健忘、精神疲勞等癥狀。
18.荔枝味雖甜,但它含一種可降血糖物質,對于糖尿病是一大福利,但現如今的荔枝大多經過人工培育,所以味道多極甜,糖尿病應食哪些甜味較少,略帶酸味的荔枝。
19.補充能量,益智補腦。荔枝果肉中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總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種水果的首位,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癥。
20.增強免疫功能。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自古以來,一直被視為珍貴的補
21.降低血糖。荔枝中含有一種氨基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對糖尿病患者十分適宜。
22.消腫解毒,止血止痛。荔枝除廣為人知的滋補作用外,還可用于外科疾病,如腫瘤、瘰疬、疔瘡惡腫、外傷出血等病。
23.止呃逆,止腹瀉。荔枝甘溫健脾,并能降逆,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泄者的食療佳品。
荔枝營養豐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A、B、C等,并含葉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各種營養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荔枝具有健脾生津,理氣止痛之功效,適用于身體虛弱,病后津液不足,胃寒疼痛,疝氣疼痛等癥,F代研究發現,荔枝有營養腦細胞的作用,可改善失眠、健忘、多夢等癥,并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然而,過量食用荔枝或某些特殊體質的人食用荔枝,均可能發生意外。
項目 | 每100g含量 |
---|---|
熱量 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膳食纖維 鈣 鐵 鈉 鉀 | 52kcal 0.7g 12.1g 0.1g 0.4g 1.5mg 0.3mg 1.2mg 110.2mg |
在吃荔枝前后適當喝點鹽水、涼茶或綠豆湯,或者把新鮮荔枝去皮浸入淡鹽水中,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虛火,還具有醒脾消滯的功效。另外,用荔枝殼煎水喝,能解荔枝熱。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過300克,兒童一次不要超過5枚。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飯后半小時再食用。因進食荔枝而引起低血糖者,要適量補充糖水,癥狀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進行治療。
注意陰虛火旺者慎服。
1.《食療本草》:"多食則發熱。"
2.《海藥本草》:"食之多則發熱瘡。"
3.《綱目》:"鮮者食多,即齦腫口痛,或衄血。病齒匿及火病人尤忌之。"
4.不宜空腹食用;
5.不宜大量進食荔枝;
6.糖尿病人慎吃;
7.盡量不要吃水泡的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