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魚尾,別名又叫:溪桃、野桃、楊波葉、單葉埔姜、蒲羌癀、白波越子、白背楓、白花醉魚草、白魚鯽、山苦桃、白雞公尾、白背葉、尖尾楓、黃合葉、王記葉、獨葉埔姜、白花洋泡、七里香、賊側草、羊耳朵、瘴氣花,為醉魚草科植物亞洲醉魚草的根、莖葉。屬落葉灌木,高2~3米。幼枝略呈四棱形,莖上被灰白色柔毛。葉對生;具有祛風,化濕,通絡,殺蟲的功效。
功效:
【性味】《福建中草藥》:"苦微辛,溫,有小毒。"
【歸經】《閩東本草》:"入心、腎、大腸三經。"
【功能】祛風,化濕,通絡,殺蟲。
【主治】治風寒發熱,頭身疼痛,關節風濕痛,脾濕腹脹,痢疾,丹毒,跌打損傷,蟲積腹痛。
1.《閩東本草》:"驅風寒,去濕熱,止疼痛,健脾胃,殺蟲解毒。治風寒發熱,頭身疼痛,胃腹蟲痛,頭暈眩嘔。"
2.《福建中草藥》:"驅風化濕,行氣活絡。治痢疾,脾濕腹脹,關節風濕痛,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作用:
1.白魚尾能祛風化濕也能行氣止痛,它對人類的頭風痛以及風濕骨痛和胃痛以及腹痛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另外白魚尾還能治部人類的腫毒的濕疹以及骨折等疾病,治療效果都比較明顯。
2.白魚尾能治痢疾:能消炎也能止瀉,對人類的痢疾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平時治療時可以取新鮮的白魚尾嫩葉二兩,把它搗碎成泥狀,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直接服用,每天一次就可以。
3.白魚尾能治跌打損傷:能消腫止痛,也活血化瘀,它對人類的跌打腫痛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平時治療時可以取白魚尾根二兩,加適量白酒和清水一起煎制,煎好以后直接口服,余下的藥渣可以直接外敷在受傷的部位上。
4.治痢疾:白魚尾鮮葉或嫩芽葉一至二兩,搗爛,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5.治丹毒:白魚尾全草三至五錢,煎湯服。(《閩東本草》)
6.治跌打損傷:白魚尾鮮根二兩,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7.治脾濕腹脹:鮮駁骨丹根二至三兩,水煎,早晚分服。(《福建中草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體質虛弱者不宜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