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參,別名又叫:小棕皮、虎須草、綿毛肺筋草、白花痢疾草、麂子草、盜汗草、鹿吃草、夏生草、母復生、偏竹參、一柱香等,為百合科植物百味參的全草。穗花粉條兒菜,多年生草本,高23-35cm。根莖極短,叢生多數纖維狀細根,外皮淡褐色,肉質,中具細木質髓心一縷。葉自基部叢生,外面具纖維狀殘基;葉片線形,堅挺似虎須,長4-20cm,寬1-4mm,先端尖,基部對折,白綠色而具膜質邊緣,上部淡綠,平行脈明顯于下面凸出,自中部以上沿邊緣凸出的平行脈上密被細短毛。穗狀花序或總狀花序自葉叢中抽出;苞片較花短,斜卵形;花小形,花梗長1-2mm;花被片6,白鐸,長倒卵形,長2.5-4mm;雄蕊6,著生于花被基部,與花被對生,較花被稍短;花絲絲狀,基部較寬,花藥橢圓形,熟后3裂,種子多數,細小。具有補虛斂汗;止血的功效。
功效:
【性味】昧辛;微苦;性溫
【歸經】肺;肝經
【功能】補虛斂汗;止血。
【主治】主體虛多汗;盜汗;神經衰弱;吐血;便血。
作用:
1.治體虛出虛汗:百味參根水煎服。
2.治吐血下血:百味參全草燒灰存性,內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炒炭存性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