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牛蒡子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實。無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序,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干。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屬于解表藥中發散風熱藥,F代研究,牛蒡子還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腎;牛蒡果實含牛蒡甙經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牛蒡子的功效:"
【性味】 辛苦,涼。
、佟秳e錄》:"味辛,平。"
、凇侗静菔斑z》:"味苦。"
、邸夺t學啟源》:"《主治秘要》:辛,溫。"
、堋端幤坊x》:"辛,性寒。"
【歸經】 入肺、胃經。
、佟侗静萁浭琛罚"入手太陰、足陽明經。"
、凇端幤坊x》:"入肝、肺二經。"
【功能主治】 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治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作癢,癰腫瘡毒。
、佟秳e錄》:"明目補中,除風傷。"
、凇端幮哉摗罚"除諸風,利腰腳,又散諸結節筋骨煩熱毒。"
、邸妒朝煴静荨罚"炒過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
、堋侗静菔斑z》:"主風毒腫,諸痿。"
、荨夺t學啟源》:"消利咽膈!吨髦蚊匾罚簼櫡紊。"
、蘩铌剑"治風濕癮疹,咽喉風熱,散諸腫瘡瘍之毒,利凝滯腰膝之氣。"
、摺毒V目》:"消斑疹毒。"
牛蒡子的作用:
、偈栾L壅涎唾多,咽膈不利:牛蒡子(微炒)、荊芥穗各一兩,甘草(炙)半兩。并為末,食后夜臥,湯點二錢服,當緩取效。(《本草衍義》)
、谥魏肀裕号]蜃恿,馬藺子八分.上二味搗為散,每空腹以暖水服方寸匕,漸加至一匕半,日再。(《廣濟方》)
、壑物L熱閉塞咽喉,遍身浮腫: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為末,熱酒調下一錢匕。(《經驗方》)
、苤物L熱客搏上焦,懸癰腫痛:惡實(炒)、甘草(生)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六分,旋含之,良久咽下。(《普濟方》啟關散)
、葜?疹不起透:牛蒡子(研細)五錢,檉柳煎湯,調下立透。(《本草匯言》)
、拗纹つw風熱,遍身生癮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湯調下二錢,日二服。(《養生必用方》)
、咧物L腫斑毒作癢:牛蒡子、玄參、僵蠶、薄荷各五錢。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方脈正宗》)
、嘀翁地暑^痛:旋覆花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上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侯,以臘面茶清調下一錢。(《圣惠方》)
、嶂晤^痛連睛,并目昏澀不明:牛蒡子、蒼耳子、甘菊花各三錢。水煎服。(《方脈正宗》)
、庵物L熱成歷節,攻手指作赤腫麻木,甚則攻肩背兩膝,遇暑熱或大便秘即作:牛蒡子三兩(隔紙炒),新豆豉(炒),羌活(去蘆)各一兩,干生地黃二兩半,黃耆一兩半(蜜炙)。上為細末,湯調二錢服,空心食前,日三服。(《本事方》牛蒡子散)
、现晤^面風熱,或頸項痰毒,風熱牙癰:牛蒡子、薄荷、荊芥、山梔、丹皮、石斛、元參、夏枯草,水煎服。(《瘍科心得集》牛蒡解肌湯)
、兄物L齲牙痛:牛蒡子炒,煎水含漱吐之。(《延年方》)
、阎未等椋菏笳匙蛹喻、酒吞下。(《袖珍方》)
、抑伪惆b:鼠粘子三錢炒,細末,入蜜一匙,凈樸硝一匙,溫酒空心服。(《袖珍方》)
牛蒡子的藥理作用:
1.對腎病變的作用:取5周齡的Wistar系雄性大鼠腹腔注射l0mg/kg的氨基核苷(PA),每10天次,連續6天;引起腎病變后反復給予牛蒡甙及甙元。結果表明,牛蒡甙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標,顯示抗腎病變作用。但甙元腹腔注射無作用,但經口服給藥則顯未效果。
2.抗菌作用:牛蒡子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星形奴興氏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其它作用:牛蒡提取物能顯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對離體家兔子宮及腸管呈抑制作用。牛蒡甙能引起蛙、小鼠及兔的強直性驚厥,對蛙下肢及兔耳管呈擴張作用,牛蒡甙元有抗癌活性。
【炮制】
牛蒡子:揀去雜質,篩去泥屑。炒牛蒡子:取凈牛蒡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外面呈微黃色并略有香氣,取出,放涼。
《雷公炮炙論》:"凡使惡實,采之凈揀:勿令有雜子,然后用酒拌蒸,待上有薄白霜重出,用布拭上,然后焙干,別搗如粉用。
1.凈制:揀去雜質,篩去泥屑。
2.炒制:取凈牛蒡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外面呈微黃色并略有香氣,取出,放涼。
3.酒制:《雷公炮炙論》:凡使惡實,采之凈揀,勿令有雜質,然后用酒拌蒸,待上有薄白霜重出,用布拭上,然后焙干,別搗如粉用。
本品能滑腸,氣虛便溏者忌用!侗静萁浭琛罚憾化徏椅┮擞谘獰岜忝刂C,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泄瀉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瀉,故用之無妨。癰疽已潰,非便秘不宜服。
1.《別錄》:明目補中,除風傷。
2.《藥性論》:除諸風,利腰腳,又散諸結節筋骨煩熱毒。
3.《食療本草》:炒過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
4.《本草拾遺》:主風毒腫,諸痿。
5.《醫學啟源》:消利咽膈!吨髦蚊匾罚簼櫡紊。
6.李杲:治風濕癮疹,咽喉風熱,散諸腫瘡瘍之毒,利凝滯腰膝之氣。
7.《綱目》:消斑疹毒。
8.《本草經疏》:惡實,為散風除熱解毒之要藥。辛能散結,苦能泄熱,熱結散則臟氣清明,故明目而補中。風之所傷,衛氣必壅,壅則發熱,辛涼解散則表氣和,風無所留矣。藏器主風毒腫諸痿;元素主潤肺、散結氣、利咽膈、去皮膚風、通十二經絡者,悉此意耳。故用以治癮疹、痘瘡,尤獲奇驗。
9.《藥品化義》: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熱毒。味苦能清火,帶辛能疏風,主治上部風痰,面目浮腫,咽喉不利,諸毒熱壅,馬刀瘰疬,頸項痰核,血熱痘,時行疹子,皮膚癮疹,凡肺經郁火,肺經風熱,悉宜用此。
10.《本草求真》:牛蒡子,今人止言解毒,凡遇瘡瘍癰腫、痘疹等癥,無不用此投治,然猶未繹其義。凡人毒氣之結,多緣外感風寒,營氣不從,逆于肉里,故生癰毒。牛蒡味辛且苦,既能降氣下行,復能散風除熱,是以感受風邪熱毒而見面目浮腫,咳嗽痰壅,咽間腫痛,瘡瘍斑疹,及一切臭毒、痧閉、痘瘡紫黑、便閉等癥,無不借此表解里清。但性冷滑利,多服則中氣有損,且更令表益虛矣。至于脾虛泄瀉為尤忌焉。
11.《本草正義》:牛蒡之用,能疏散風熱,起發痘疹,而善通大便,茍非熱盛,或脾氣不堅實者,投之輒有泄瀉,則辛泄苦降,下行之力為多。潔古作溫,景岳又謂其降中有升,皆非真諦!秳e錄》稱其明目,則風熱泄而目自明。補中者,亦邢熱去而正自安。除風傷者,以風熱言之也。其根莖,則瀕湖《綱目》謂之苦寒,《別錄》主治,皆除熱通利之意。蓋其功力,本與子相近,而寒涼疏泄之性過之,皆以清熱泄導為治,凡非實火,未可妄投。凡肺邪之宜于透達,而不宜于抑降者,如麻疹初起,猶未發泄,早投清降,則恒有遏抑氣機,反致內陷之虞。惟牛蒡則清泄之中,自能透發,且溫熱之病,大便自通,亦可少殺其勢,故牛蒡最為麻疹之專藥。
薄荷牛蒡子粥
【癥狀】:倘若寶寶(3-6歲)在感冒初期的癥狀表現為:痰咳不出來、咽疼、愛喝水、有黏稠性鼻涕、舌頭紅色、舌苔變黃、脈搏也比平?,多是因室溫過高引起的熱性感冒。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適量。
【做法】:先將牛蒡子單煮15分鐘,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備用。將梗米煮成粥,10分鐘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時,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鐘即可。
牛蒡子去脂茶
牛蒡子桂花決明子去脂茶專治啤酒肚:牛蒡子性寒,味辛、苦,用于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癰腫瘡毒。決明子有降脂、通便的作用。只要每天用10克左右的決明子泡水喝,可以起到全身去脂的效果。
【原料】:牛蒡子12克,決明子12克,桂花5克。
【制法】:鍋中倒入350毫升水,放入牛蒡子,決明子煮3分鐘至沸。將煮好的藥茶汁沖入裝有桂花的杯中,即可飲用。
【用法】: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