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鐘乳石,別名叫做石鐘乳、虛中、鐘乳、公乳、留公乳、蘆石、夏石、黃石砂、盧布、夏乳根等。本品為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鈣(CaCO3 )。采收后,除去雜石,洗凈,曬干。本品為鐘乳狀集合體,略呈圓錐形或圓柱形。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棕黃色,粗糙,凹凸不平。體重,質硬,斷面較平整,白色至淺灰白色,對光觀察具閃星狀的亮光,近中心常有一圓孔,圓孔周圍有多數淺橙黃色同心環層。無臭,味微咸。具有溫肺,助陽,平喘,制酸,通乳。用于寒痰喘咳,陽虛冷喘,腰膝冷痛,胃痛泛酸,乳汁不通等功效與作用。
鐘乳石的功效:
【炮制】 鐘乳石:用水洗凈,碎成小塊。煅鐘乳石:取凈鐘乳石,置坩堝內煅紅,取出放冷,碾細。
《雷公炮炙論》:"鐘乳石,凡修事,法以五香水煮過一伏時,然后漉出,又別用甘草、紫背天葵汁漬,再煮一伏時。凡鐘乳八兩,用沉香、零陵香、藿香、甘松、白茅各一兩,以水先煮過一度了,第二度方用甘草等二味各二兩,再煮了,漉出拭干,緩火焙之,然后入臼,杵如粉,篩過,卻入缽中,令有力少壯者兩三人不住研三日夜勿歇,然后用水飛澄了,以絹籠之,于日中曬令干,又入缽中研二萬遍后,以磁合子收貯用之。"
【性味】 甘,溫。
1.《本經》:"味甘,溫。""孔公孽、殷孽,味辛,溫。"
2.《吳普本草》:"神農:辛。扁鶻:甘,無毒。""孔公孽,岐伯:咸;扁鵲:酸,無毒。"
3.《別錄》:"殷孽,無毒。"
4.《藥性論》:"有大毒。""孔公孽,昧甘,有小毒。"
【歸經】 入肺,腎經。
1.《綱目》:"陽明經氣分。"
2.《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腎二經。"
3.《玉楸藥解》:"入足太陰脾、手太陰肺、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經。"
【功能】 溫肺氣,壯元陽,下乳汁。
【主治】 治虛勞喘咳,寒嗽,陽痿,腰腳冷痹,乳汁不通。
1.《本經》:"主咳逆上氣,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節,利九竅,下乳汁。""孔公孽,主傷食不化,邪結氣,惡瘡疽瘺痔,利九竅,下乳汁。""殷孽,主爛傷瘀血,泄痢,寒熱,鼠瘺,癥瘕結氣。"
2.《別錄》:"益氣,補虛損,療腳弱疼冷,下焦傷渴,強陰。""孔公孽,主男子陰瘡,女子陰蝕,及傷食病常欲眠睡。""殷孽,主腳冷疼弱。"
3.《藥性論》:"主泄精,寒嗽,壯元氣,能通聲。""孔公孽,治腰冷膝痹毒風,能使喉聲圓朗。"
4.《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孔公孽,治癱結。""殷孽,治筋骨弱,并痔漏等疾及下乳汁。"
5.《醫林纂要》:"補命門,破痼冷,溫脾胃,生氣血。"
6.《本草求原》:"暖肺納氣,治肺寒氣逆,喘咳痰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鐘乳石的作用:
1.治肺虛壅喘急,連綿不息:生鐘乳五兩(細研如粉),黃蠟三兩(銼)。上二味,先職黃蠟盛于細瓷器,用慢火化開,投入鐘乳粉末,攪和令勻,取出,用物封蓋定,于飯甑內蒸熟,研如膏,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丸,溫水下。(《圣濟總錄》鐘乳丸)
2.治五勞七傷,損肺氣,陽氣絕,手足冷,心中少氣,髓虛腰疼腳痹,身煩口干不能食:鐘乳二兩(別研令細),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別搗),石斛一兩,吳茱萸半兩。上四味,別搗篩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崭狗咄,日再服之訖,行數百步,溫清酒三合飲之,復行二、三百步,口胸內熱,熱如定,即食干飯豆醬;過一日,食如常,暖將息。(《千金翼方》草鐘乳)
3.治積冷上氣,坐臥不得,并風虛勞損,腰腳弱:鐘乳三兩,研如面,以夾帛練袋盛,稍寬容,緊系頭,納牛奶一大升中煎之,三分減一分即好,去袋空(腹)飲乳汁。若患冷人,即用酒蒸,患熱人即用水煎。若用水及酒例須減半。不可啖熱面、豬、魚、蒜等。(《崔氏纂要方》乳煎鐘乳)
4.治虛損,通順血脈,極補下氣:鐘乳五兩,附子、甘菊各二兩,石斛、肉蓯蓉各五兩。上五味,以清酒三斗漬。服二合,日再,稍增至一升。(《千金方》鐘乳酒)
5.治無乳汁:石鐘乳、漏蘆各二兩。上二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千金方》)
6.治吐血損肺:煉成鐘乳粉,每服二錢,糯米湯下。(《十便良方》)
7.治大腸冷滑不止:鐘乳粉一兩,肉豆蔻(煨)半兩。為末,煮棗肉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濟生方》)
陰虛火旺肺熱咳嗽者忌服。
1.《本草經集注》:蛇床為之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騰草?坠,木蘭為之使,惡細辛。殷孽,惡防己,畏術。
2.《藥性論》:忌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