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自然銅,別名又叫做石髓鉛、方塊銅等。本品為硫化物類礦物黃鐵礦族黃鐵礦。主含二硫化鐵(FeS2)。采挖后,除去雜質。本品晶形多為立方體,集合體呈致密塊狀。表面亮淡黃色,有金屬光澤;有的黃棕色或棕褐色,無金屬光澤。具條紋,條痕綠黑色或棕紅色。體重,質堅硬或稍脆,易砸碎,斷面黃白色,有金屬光澤;或斷面棕褐色,可見銀白色亮星。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用于跌撲腫痛,筋骨折傷等功效與作用。
自然銅的功效:
【功效分類】活血化瘀藥
【炮制】 自然銅:刷凈,敲成小塊。煅自然銅:取自然銅塊,置坩堝內煅至紅透,傾入米醋中淬酥,取出,再煅燒淬酥一次,至光澤消失為度。曬干后,碾為粗末。(每自然銅100斤,用醋兩次共50斤)
《綱目》:"自然銅,今人只以火煅醋淬七次,研細水飛過用。"
【性味】 辛苦,平。
1.《日華子本草》:"涼。"
2.《開寶本草》:"味辛,平,無毒。"
3.《醫林纂要》:"辛苦,平。"
【歸經】 《玉楸藥解》:"入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經。"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接骨續筋。治跌打損傷,筋斷骨折,血瘀疼痛,積聚,癭瘤,瘡瘍,燙傷。
1.《日華子本草》:"排膿,消瘀血,續筋骨。治產后血邪,安心,止驚悸。以酒磨服。"
2.《開寶本草》:"療折傷,散血止痛,破積聚。"
3.《玉楸藥解》:"破血消癭,療風濕癱瘓之屬。收濕之力,與無名異同。"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自然銅的作用:
1.治打撲仿:自然銅(研極細,水飛過)、當歸、沒藥各半錢。以酒調頻服,仍以手摩痛處。(《本草衍義》)
2.治跌撲骨斷:自然銅(煅通紅,醋淬七次,放濕土上,月余用)、乳香、沒藥、當歸身、羌活等分。為散,每服二錢,醇酒調,日再服。骨傷用骨碎補半兩,酒浸搗絞取汁沖服。(《張氏醫通》自然銅散)
3.治心氣刺痛:自然銅火煅醋淬九次,研末,醋調一字服。(《衛生易簡方》)
4.治頭風疼痛至甚:黃柏(厚者)半兩,自然銅半兩,細辛(去葉、土)一分,胡椒四十九粒。上件生為細末,每遇頭痛頭風發時,先含水一口,后用藥一字,搐鼻中,左疼左搐,右疼右搐,搐罷吐去水,口咬箸頭,瀝涎出為度。(《楊氏家藏方》自然銅散)
5.治閃腰岔氣,腰痛:煅自然銅、土鱉蟲各一兩。研末,每服五分,開水送下,日二。(《山西中草藥》)
6.治項下氣癭:自然銅貯水甕中,逐日飲食,皆用此水,其癭自消,或火燒煙氣,久久吸之亦可。(《仁齋直指方》)
7.治一切惡瘡及火燒湯燙:自然銅、密陀僧各一兩(并煅研),甘草、黃檗各二兩(并為末)。上四味,一處研細,收密器中,水調涂或干敷。(《圣濟總錄》自然銅散)
自然銅的藥理作用:
對骨折愈合的作用:用人工方法使家兔股骨骨折后,每日服用自然銅與虎骨各半的合劑1錢,共服1.5月,對骨折愈合有促進作用,表現為骨痂生長快,量多且較成熟,抗折力亦較對照組強。單獨使用則效果很差。含有自然銅的復方接骨散(含自然銅、骨碎補等共19味)給家兔每日服3g,共服2-8周,對橈骨骨折愈合有促進作用,表現為愈合骨再折的牽引力較對照組大。
陰虛火旺,血虛無瘀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