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八角蓮,別名又叫八角連(《綱目拾遺》),金魁蓮(《分類草藥性》),旱八角、葉下花(《貴陽民間藥草》),一把傘、馬眼蓮、獨葉一枝花(《廣西中藥志》),八角盤、六角蓮(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獨腳蓮、獨角蓮、八角金盤(《江西草藥》),山荷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等。為小檗科植物八角蓮的根莖及根。秋、冬采挖,洗凈泥沙,曬干或鮮用。生長于深山密林陰濕處。分布我國南部、西南部及東南部。根莖呈結節狀,長約6~10厘米,徑約0.7~1.5厘米,鮮時淺黃色,干后呈棕黑色;表面平坦或微凹,上有幾個小的凹點,下面具環紋。須根多數,長達20厘米,徑約1毫米,有毛,鮮時淺黃色,干后棕黃色。質硬而脆,易折斷。根莖斷面黃綠色,角質;根的斷面黃色,中央有圓點狀中柱。氣微,味苦。產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八角蓮的功效:
【性味】
苦辛,平,有毒。
1.《分類草藥性》:"味苦,無毒。"
2.《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辛,溫,有毒。"
3.《貴陽民間藥草》:"辛微苦,平,無毒。"
4.《廣西中藥志》:"甘苦微辛,性涼,無毒。"
【歸經】《廣西中藥志》:"入肺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瘀消腫。治癰腫,疔瘡,瘰疬,喉蛾,跌打損傷,蛇咬傷。
1.《綱目拾遺》:"治一切毒蛇傷。"
2.《貴州民間方藥集》:"治虛弱脫肛;外用消傷腫,并治蛇咬傷,疔瘡。"
3.《福建民間草藥》:"散結活瘀,消癭解毒。"
4.《廣西中藥志》:"清熱化痰,解蛇蟲毒。治肺熱痰咳,蟲蛇咬傷,單雙蛾喉痛,瘡癤。"
5.《四川中藥志》:"治勞傷吐血、腰痛,疥癬白禿。"
6.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燥濕瀉火。治淋巴結炎,腮腺炎,癰瘡。"
7.《江西草藥》:"治腎虛,勞傷,中暑,胃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研末。外用:研末調敷、搗敷或浸酒涂敷。
八角蓮的作用:
1.治腫毒初起:八角蓮加紅糖或酒糟適量,共搗爛敷貼,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2.治疔瘡:八角蓮二錢,蒸酒服;并用須根搗爛敷患處。(《貴陽民間藥草》)
3.治瘰疬:八角蓮一至二兩,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4.治帶狀皰疹:八角蓮根研末,醋調涂患處。(《廣西中草藥》)
5.治單雙蛾喉痛:八角蓮一錢,磨汁吞咽。(《廣西中藥志》)
6.治跌打損傷:八角蓮根一至三錢,研細末,酒送服,每日二次。(《江西草藥》)
7.治毒蛇咬傷:㈠八角蓮三至五錢,搗爛,沖酒服,渣敷傷處周圍。(《廣西中草藥》)㈡八角蓮根白酒磨涂患處;亦可內服,每服二錢。對神經性毒素,可取八角蓮根五節,用75%酒精7毫升,浸泡七天,取浸出液一至二毫升,注入傷口內。(《江西草藥》)
8.治痰咳:八角蓮四錢,豬肺二至四兩,糖適量。煲服。(《廣西中藥志》)
9.治體虛弱,癆傷咳嗽,虛汗盜汗:八角蓮三錢,蒸鴿子或燉雞或燉豬肉半斤服。(《貴陽民間藥草》)
1.心肌作用:根中提出的結晶性物質,作用類似足葉草素,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能使其停于收縮狀態。
2.血管作用:對兔耳血管有擴張作用;對蛙后肢血管、家兔小腸及腎血管則有輕度的收縮作用。
3.平滑肌作用:抑制離體兔腸、興奮兔及豚鼠的離體子宮。
【毒性】 全草中含樹脂,能引起貓的吐、瀉、死亡。
孕婦禁服,體質虛弱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