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環菌為白蘑科真菌假蜜環菌的子實體。別名又叫糖蕈、榛蘑、蜜色環菌、蜜蘑、櫟菌、根索菌、根腐菌、櫟蕈、小蜜環菌等。屬于擔子菌綱、傘菌目、真菌的一屬,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4-14cm,淡土黃色、蜂蜜色至淺黃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鱗片,有時近光滑,邊緣具條紋。菌肉白色。菌褶白色或稍帶肉粉色,老后常出現暗褐色斑點。菌柄細長,圓柱形,稍彎曲,同菌蓋色,纖維質,內部松軟變至空心,基部稍膨大。菌環白色,生柄的上部,幼時常呈雙層,松軟,后期帶奶油色。夏秋季在很多種針葉或闊葉樹樹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叢生?墒秤,干后氣味芳香,但略帶苦味,食前須經處理,在針葉林中產量大。
經常食用野生蜜環菌,可以防止皮膚干燥,并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疾病,蜜環菌的功效還不限于此,蜜環菌可用來栽培名貴藥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關系 ,提高天麻的產量和質量,具有與天麻相同的祛風活絡、強筋壯骨、鎮靜等功效。
【性味】甘;平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熄風平肝;祛風通絡;強筋壯骨。主頭暈;頭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冠心;高血壓;血管性頭痛;眩暈綜合征;癲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或研末。
蜜環菌的作用:
1.《唐本草》:主久利,五痔,金創。面上瘢GAN,面膏藥用之。
2.《日華子本草》:鎮心,補五臟;治驚癇、嗽、嘔及吐痰等。
3.《本草別說》:通治口瘡最驗。
4.《綱目》:療反胃,消渴,瘧疾,下痢。止血,殺蟲,消積。治諸瘡,消腫毒,除胡臭。
5.《本草正》:治汗斑,收陰汗、腳氣。
6.《本經逢原》:水磨服,解砒霜、硫黃毒。
7.《綱目》:密陀僧,感鉛銀之氣,其性重墜下沉,直走下焦,故能墜痰止吐,消積,定驚癇,治瘧;止消渴,療瘡腫。洪邁《夷堅志》云:驚氣入心絡,?不能言語者,用密陀僧末一匕,茶調服。昔有人伐薪,為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此方而愈。又一軍校采藤,逢惡蛇病此,亦用此而愈。此乃驚則氣亂,密陀僧之重以去怯而平肝也。其功方與鉛丹同,故膏藥中以代鉛丹云。
8.《本草經疏》:密陀僧感銀銅之氣而結,故其味咸辛氣平,有小毒。久痢、五痔,大腸濕熱積滯也,辛主散結滯,咸主潤下除熱,大腸清寧,則久痢五痔自瘳矣。體重能消磨堅積,味咸能入血涼血,故又主金瘡及滅面上瘢GAN也。
9.治羊癇風:榛蘑四兩,白糖三兩。用水煮榛蘑,濾汁,加白糖。隨便飲,日服五次。
10.治腰腿疼痛:榛蘑三兩,炙馬前子一錢。共研細末,每次服一錢,日服二次。
11.治佝樓。洪荒⒍。放瓦上焙干,研細末,每次二至三錢,日服一次,白酒為引。(功用主治以下出《吉林中草藥》)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蜜環菌多糖小鼠每日灌胃100毫克/千克,連續5天,能顯著增加正常小鼠和注射環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溶血素生成。小鼠每日口服蜜環多糖50毫克/千克和100毫克/千克,連續5天,能顯著增加正常小鼠的空斑形成細胞數,其中以50毫克/千克劑量組作用更為顯著。體外實驗,蜜環菌多糖10μg/ml和50μg/ml可顯著增強刀豆素A(Con A)誘導的小鼠淋巴細胞增殖反應,但對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小鼠遲發型過敏反應無顯著增強作用。此外,蜜環菌多糖還能增加小鼠靜注碳粒廓清速率及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百分數和吞噬指數。另有報道大鼠連續腹腔注射蜜環菌提取物(2.5克/千克/天5天,或給小鼠皮下注射此藥(2.5克/千克/天)11天,均可使胸腺重量減輕,但脾重量有所增加,并且連續皮下注射蜜環菌提取物(2.5克/千克/天)7天,對綿羊紅細胞(SRBC)致敏小鼠溶血素形成無明顯作用,對DNCB所致小鼠遲發型皮膚過敏反應亦無明顯作用。
對腦缺血的保護作用:從蜜環菌菌絲體中提取得到一種新的腺苷類化合物AMG-l可延長小鼠斷頭張口呼吸持續時間。AMG-1小鼠皮下注射1~10毫克/千克,30分鐘后,能有效地減少小鼠斷頭全腦缺血后乳酸(LA)堆積,ATP和磷酸肌酸(PCr)的耗竭。皮下注射AMG-15毫克/千克和尼莫地平0.5毫克/千克,可減輕大鼠大腦中動脈阻斷后的神經癥狀和神經細胞缺血性損害。AMG-l的這一改善腦缺血作用與尼莫地平相似。研究表明AMG-1在0.1~0.3毫米ol/L能明顯抑制突觸前膜Ca2+依賴性谷氨酸(glu)的釋放,并呈現劑量-效應關系,因此,抑制興奮性氨基酸釋放可能是AMG-1對腦保護作用的機制之一,另一方面,無論用大鼠突觸體標本或大鼠離體尾動脈環標本,均一致說明AMG-1對去極化突觸體的外鈣內流或尾動脈的內鈣釋放均有抑制作用,這可能是AMG-1對腦缺血保護作用的主要機制。
抗炎作用:蜜環菌提取物12.5克/千克灌胃和2.5克/千克腹腔注射,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癥,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跖腫脹均有顯著抑制作用,蜜環菌提取物2.5克/千克腹腔注射,對組織胺所致大鼠足跖腫脹和大鼠皮下棉球肉芽腫增生有顯著抑制作用,對5~羥色胺引起的足跖腫脹亦有抑制趨勢,但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從蜜環菌中提取的倍半萜芳香酯類化合物有抗菌作用。
蜜環菌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經常食用可加強肌體免疫力、益智開心、益氣不饑、延年輕身等作用。
蜜環菌本身富含油脂,使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更易為人體所吸收,對體弱、病后虛羸、易饑餓的人都有很好的補養作用。榛蘑的維生素E含量高達36%,能有效地延緩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潤澤肌膚的功效。榛蘑里包含著抗癌化學成分紫杉酚,可以治療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癥,可延長病人的生命期。
蜜環菌本身有一種天然的香氣,具有開胃的功效,豐富的纖維素還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榛蘑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避免了肉類中飽和脂肪酸對身體的危害,能夠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蜜環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鉀、鈣、鎂、鐵、鋅等礦物質元素,味道鮮美、滑嫩爽口。
(每100g含量)
熱量(千卡)157 蛋白質(克)9.5 脂肪(克)3.7 碳水化合物(克)31.9 膳食纖維(克)10.4 維生素A(微克)7 胡蘿卜素(微克)40 | 維生素B1(毫克)0.01 維生素B2(毫克)0.69 煙酸(毫克)7.5 維生素E(毫克)3.34 鈣(毫克)11 磷(毫克)286 鉀(毫克)2493 | 鈉(毫克)51.3 鎂(毫克)109 鐵(毫克)25.1 鋅(毫克)6.79 硒(微克)2.65 銅(毫克)1.45 |
笨雞燉榛蘑
食材用料:笨雞、榛蘑、油鹽、大料、花椒、蔥段、姜片、醬油。
菜譜做法:
1.蘑菇用溫水泡一小時,洗凈
2.雞剁成塊,用開水汆一下,撈出
3.炒鍋燒熱放少許油燒熱,放入雞塊和蔥姜炒香
4.放醬油再炒一會放水(多一些)
5.放一棵大料,幾;ń
6.大火燒開,小火燉1.5小時
7.放蘑菇,再燉30分鐘,放鹽收湯
菜譜小貼士:
一定要最后放鹽,蘑菇吸鹽,放早了,雞沒鹽味
小雞燉蘑菇
主料
土雞(適量)榛蘑(適量)
調料
鹽(適量)大蔥(適量)生姜(適量)八角茴香(適量)桂皮(適量)老抽(適量)料酒(適量)
廚具
炒鍋
1 蔥姜切成段
2 雞沖洗干凈,清洗內臟、除去雜毛,斬塊,洗凈,瀝干水分
3 榛蘑泡發2小時以上,去掉根部洗凈控干水分
4 炒鍋燒熱
5 放入蔥姜煸炒出香
6 放入雞塊翻炒
7 炒至雞肉變色,水分收干
8 放入八角3個、桂皮一個,2勺老抽、料酒1勺將顏色炒勻
9 加入榛蘑一起炒勻
10 加適量清水或高湯,調入鹽燒開
11 轉入電壓力鍋中,調到燉雞鍵(因為是農村雞不容易爛所以放入壓力鍋燉)至雞肉酥爛,湯汁收濃,解壓開蓋
小竅門:
1.榛蘑因為是野生,所以根部有較多的泥沙,在清洗的時候要仔細。
2.在煸炒雞塊的時候一定要將雞塊中的水分盡量煸炒出來,這樣燉出的雞肉會特別香。
3.本身是農村土雞,所以不需要加太多的調料,加多了反而破壞食物本身的鮮美了
4.保持雞肉的原汁原味,這道菜不需要把雞肉焯水。
小雞燉榛蘑
主料
雞腿肉(適量)榛蘑(適量)粉皮(適量)
調料
蔥(適量)姜(適量)八角(適量)桂皮(適量)醬油(適量)料酒(適量)冰糖(適量)鹽(適量)雞精(適量)
廚具
炒鍋
1 原料:雞腿肉、榛蘑、粉皮
2 榛蘑、粉皮洗凈,用溫水泡發5個小時待用。
3 雞腿肉洗凈切小塊,放入冷水鍋中汆燙,這樣可以去掉雞肉中的雜質。
4 汆燙好后撈出待用。
5 備好蔥、姜、八角、桂皮。
6 鍋中放入食用油,八成熱時把蔥、姜、八角、桂皮放入鍋中爆香。
7 爆香后放入雞肉翻炒。
8 放入:醬油、料酒、冰糖。
9 繼續翻炒雞肉,直到冰糖融化,雞肉表皮變成金黃色。
10 放入榛蘑翻炒。
11 放入清水開始燉。
12 開大火等待水開。
13 待水開后調成小火扣蓋燉一小時。
14 一小時后開蓋放入粉皮。
15 待粉皮變軟后調成大火收汁兒。
16 這時候再依口味放入鹽、雞精。
17 放入鹽、雞精后,開蓋大火收汁,五分鐘后關火裝盤。
18 撒點蔥花,小雞燉蘑菇成功!
榛蘑燒花菜
菜系及功效:高血壓食譜,高脂血癥食譜
口味:咸鮮味
工藝:紅燒
榛蘑燒花菜的制作材料:
主料:榛蘑(干)150克,菜花100克,豬肉(瘦)100克
調料:淀粉(豌豆)5克,鹽2克,醬油5克,醋2克,植物油15克,大蒜(白皮)3克,香油1克,大蔥3克,姜3克,花椒1克
教您榛蘑燒花菜怎么做,如何做榛蘑燒花菜
1.榛蘑用熱水泡發后瀝干水分備用;花菜切成小塊,用沸水燙熟后撈出冷卻備用;豬肉切薄片備用。
2.鍋中放油燒熱,花菜、榛蘑炸后撈起,濾油。鍋內剩油將肉片炒至七分熟,加入醬油煸炒著色,隨即放入花菜、榛蘑、鹽、米醋、花椒水以及高湯適量,改以小火慢燉。
3.待湯汁快收干時轉大火;用淀粉10克(淀粉5克加水)勾芡,最后滴入香油即可起鍋。
功效:增強免疫能力;ú藘群幸环N氯化物----吲哚,可以轉化為雌性激素,預防乳腺癌。
本品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粗纖維、鐵、鈣、鎂、鉀以及維生素B1、B2、C等,能舒風活活絡、強筋壯骨。
中醫認為:榛蘑性溫味甘,能祛風活絡、強筋壯骨、明目。
榛蘑燒花菜的制作要訣:
花椒水的制作方法:制作花椒水時,以1兩花椒6斤水的比例,提前一天燒開,并浸泡一晚即可。
肉炒榛蘑
配料:水發榛蘑200 克,豬五花肉200 克。豬油、精鹽、醬油、淀粉、五香粉、蔥花、姜末、蒜、味精。
制作方法:
1.將五花肉切成小薄片,將大塊榛蘑撕成小塊。
2.坐勺放油燒熱,放蔥花、姜末、蒜片熗鍋,放入肉片、五香粉后煸炒,
再放榛蘑、醬油、鹽再煸炒,添適量肉湯,調好口味,炒熟,點味精,用水 淀粉勾薄芡,淋油出勺裝盤即可。
小雞燉榛蘑是什么菜,其實就是大家耳朵里經常被灌輸的小雞燉蘑菇,因為能夠買到榛蘑的機會不多,再加上榛蘑價格昂貴,因此大多數人都會用蘑菇來代替榛蘑。榛蘑是一種比較珍貴的山菌,據說依然無法人工培育,是以東北第四寶的美譽成為東北山貨里的珍貴品種,網上也有大包出售的干榛蘑,真假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