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滑葉跌打,別名又叫:青樹跌打、止血樹、假鶴腎樹、清水跌打等。為?崎艑僦参锛蠃o腎樹,以樹皮入藥。全年可采,曬干研末。性狀鑒別 樹皮為不規則扭曲狀,長短寬狹不一。外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枝皮可見互生葉痕。內表面淡黃棕色,有縱紋。體輕,質韌,纖維性較強,不易折斷。易縱向裂開。斷面纖維性。氣微,味苦、辛。具有化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吐血、便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由于具有良好的治療跌打損傷的功效,近年來云南省多個廠家相繼開發出以滑葉跌打為主要原料的“七龍散膠囊”、“云南紅藥膠囊”、“云南紅藥散”等多個藥物品種。
【性味】 苦;微辛;性溫
【歸經】 胃經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消腫止痛。主吐血;便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消炎止血,鎮痛祛瘀。治消化道出血,胃痛,外傷出血,跌打,風濕痛。"研末,每日三至八次,每次三分至一錢,開水送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敷。
滑葉跌打的作用:
1.治消化道出血:滑葉跌打。研末,每日三至八次,每次三分至一錢,開水送服。
2.治外傷出血:滑葉跌打。研末,外撒患處。
【原形態】 喬木,高5-15m。樹皮灰褐色或褐色,有乳狀樹液。單葉互生;葉柄長1-2.5cm;托葉卵狀披針形,早落;葉片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6-9(-15)cm,寬2.5-4m,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有光澤,干時上面茶褐色,下面常朱紅色;側脈羽狀,水平伸展,細而密,邊緣連結;▎涡,雌雄同株;雄花序為蝎尾狀聚傘花序,單生或成對腋生,長1-1.2cm,苞片3;雄花有花被片5,長橢圓形,多少具緣毛,雄蕊5,內彎,退化的雌蕊小,線形;雌花單生于葉腋或雄花序上,花梗長1-1.5cm,苞片3-4,花被片4-5,近圓形,有柔毛,子房近球形,花柱頂生,2分叉,有短毛。果柄長1-2cm;果近球形,包藏于增大的花被內;ㄆ趲捉,果期5-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多生于中海拔的山地密林和灌叢中,以及山谷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廣西、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