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核桃楸皮,別名又叫楸樹皮(《甘肅中藥手冊》),楸皮(《中藥志》)。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春、秋采收,剝取枝皮或干皮,曬干。產河南、河北、陜西、黑龍江、吉林、甘肅等地。干燥的枝皮,常扭曲成繩狀或呈單卷筒狀,長短不一,可達1米以上。厚1~2毫米。外表面淺灰棕色,平滑有紐縱紋,并有少數淺棕色圓形突起的皮孔,與三角形葉痕。內表面暗棕色,平滑而有細縱紋。質堅韌,不易折斷麗易縱裂,斷面纖維性。氣無,味微苦而略澀。水浸液淺黃棕色,不顯螢光。氣微,味微苦、澀。
【性味】 苦,寒。
1.《河北藥材》:"味苦,性寒。"
2.《河北中藥手冊》:"性平,味苦辛。"
3.《陜甘寧肯中草藥選》:"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痢,明目。治泄瀉,痢疾,白帶,目赤。
1.《河北藥材》:"瀉熱,明目,止痢。"
2.《河北中藥手冊》:"清熱解毒。"
3.《陜甘寧肯中草藥選》:"清熱燥濕。"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外用:煎水洗眼。
核桃楸皮的作用:
1.治腸炎,痢疾:核桃揪皮、白頭翁、黃柏各三錢,黃連一錢。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2.治慢性細菌性痢疾:核桃楸皮四錢,生地榆、椿皮各三錢。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3.治濕熱白帶:核桃楸皮、蒼術各三錢。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4.治急性結膜炎:核桃楸皮,竹葉各三錢,黃連一錢。水煎服;蛴煤颂议逼の邋X,煎湯洗眼。(《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5.治麥粒腫,大便干燥:核桃楸皮三錢,大黃二錢。水煎服。孕婦忌服。(《河北中藥手冊》)
【備注】 本品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習慣作秦皮使用,但據《本草》記載,秦皮當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的樹皮。參見"秦皮"條。
抗癌作用
核桃楸皮中含有胡桃醌,核挑揪葉煎劑對大鼠有加速體內糖的同化,或降低血糖的作用。其方法為大鼠在口服藥物后半小時,以60%葡萄糖(30ml/kg)灌胃,2.5-3小時后測尿糖;給藥組的尿糖較對照組顯著為低。
孕婦禁忌
因核桃樹枝及樹皮毒性很大。應根據本人個體情況,飲用時要由少至多。逐漸加量進行,如感覺嘴麻、全身無力、惡心不適等其他不正常反映時,應停止幾天服用或減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