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木麻黃,別名又叫木賊葉木麻黃、木賊麻黃,為木麻黃科植物木麻黃的幼嫩枝葉或樹皮。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摘嫩枝,或剝取樹皮,均鮮用或曬干。枝條較長,主枝圓柱形,灰綠色或褐紅色,小枝輪生,灰綠色,約有縱棱7條,纖細,直徑0.4-0.6mm。節密生,節間長3-6mm,鱗葉7枚輪生,下部在白色 ,先端紅棕色。枝條頂端有時有穗狀雄花序和頭狀雌花序。節易脫落,枝條易折斷,斷面黃綠色。氣微,味淡。
【性味】 微苦;辛;性溫
【歸經】 肺;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 宣肺止咳,行氣止痛,溫中止瀉,利濕。主感冒發熱;咳嗽;疝氣;腹痛;泄瀉;痢疾;小便不利;腳氣腫毒。
【藏藥】策敦:莖用于風寒感冒,風寒咳嗽,氣喘,水腫,支氣管哮喘《藏標》。
才敦木:地上部分用于血熱癥,心熱,肝熱,脾熱及其新舊熱癥,感冒,月經過多,腫瘤,外傷出血《藏本草》。
策敦木:地上部分主治騷熱病,肝熱病,脾熱病,陳舊熱病,痹癥,衄血,外傷出血《藏藥》。
《新華本草綱要》枝葉治疝氣、阿米巴痢疾及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或搗爛敷。
最佳的防風林,可植于海邊,樹高且堅硬。因生長迅速,抗風力強,是我國南方濱海防風固林的常見樹種之一?勺鳛榻ㄖ、家具、造紙用材。樹皮可提制栲膠,也有用來制備染料用來染漁網的。 因為木麻黃生長迅速,而且能夠耐受土壤中相對較高的鹽環境,在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木麻黃也能生長,因此木麻黃在土壤修復方面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常綠喬木,高10-30m,胸徑約70m。幼樹的樹皮為赭紅色,較薄,皮孔密集;老樹的樹皮粗糙,深褐色,不規則縱裂,內皮深紅色。枝紅褐色,有密集的節,下垂。葉鱗片狀,淡褐色,常7枚緊貼輪生;▎涡,雌雄同株或異株;雄花序穗狀,幾無總花梗 ;雄花花被片2,早落;有1枚雄蕊和4個苞片;雌花序為球形或頭狀,頂生于短的側枝上,較雄花序短而寬;雌花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腋生,無花被;雌蕊由2枚心皮組成。子房上位,初為2室,因后位退化而成為單室,花柱短,有2條通常為紅色的線形柱頭,球果,直徑1-1.2cm,有短梗,木質的宿存小苞片背面有微柔毛,內有一薄翅小堅果;種子單生,種皮膜質;ㄆ4-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原產澳大利亞東北部、北部及太平洋島嶼近海沙灘和沙丘上。
資源分布: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沿海地區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