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靈香草,別名又叫排草零陵草、廣零陵香、驅蛔蟲草、滿山香、薰衣草等。為報春花科排草屬植物靈香草以地上全草入藥。春夏秋均可采集,陰干備用或鮮用。根須狀,棕褐色,莖呈類圓柱形,表面灰綠色或暗綠色,長7-40cm,直徑約3mm,有縱紋及棱翅,棱邊多向內卷,莖下部節上生有細根;質脆,易折斷,斷面類圓形,黃白色。葉互生,葉片多皺縮,展平后呈卵形、橢圓形,長5-10cm,寬2-5cm,先端微尖,基部楔形具翼,紙質,有柄。葉腋有時可見球形蒴果,類白色,果柄細長,達3.5cm,具宿萼,果皮薄,內藏多數細小的棕色種子,呈三角形。氣濃香,味微辛、苦。以莖葉嫩細、色灰綠、氣香濃者為佳。
【性味】 辛;甘;性平
1.《別錄》:味甘,平,無毒。
2.《藥性論》:味苦,無毒。
3.《海藥本》:味辛,溫,無毒。
【歸經】 肺;胃經
1.《本草求真》:入肺。
2.《得配本草》:入足太陰、陽明經。
【功能主治】 解表;止痛;行氣;驅蛔;祛風寒,辟穢濁。主感冒頭痛;咽喉腫痛;牙痛;胸腹脹滿;蛔蟲病。
1.《別錄》:主明目止淚,療泄精,去臭惡氣,傷寒頭痛,上氣,腰痛。
2.《藥性論》:能治鼻中息肉、鼻?。
3.《海藥本草》:主風邪沖心,牙車腫痛,虛勞疳匿,凡是齒煮,煎含良。
4.《日華于本草》:治血氣腹脹,酒煎服。
5.《開寶本草》:主惡氣疰,心腹痛滿,下氣,和諸香作湯丸用之。
6.《廣西中藥志》:散風寒,辟瘟疫嵐瘴。治時邪感冒頭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煎水含漱。
靈香草的作用:
1.抗病毒作用 本品水煎劑(75%)在雞胚內有抑制及滅活流感病毒的作用。
2.對生殖的影響 本品的乙醇浸出物有抑制大鼠和家兔的排卵作用。小鼠服本品后取其卵巢,切片染色,可觀察到黃體顯著減少或消失及成熟卵的減少現象。經初步實驗,本品的總甙可能有抑制小鼠受精卵著床作用。
3.蛔蟲。红`香草9~15g,水煎,于睡前一次服;亦可用15~30g鮮葉或鮮枝尖切細燉雞蛋一次服。小兒用量酌減。(《本草》)
4.牙痛:靈香草莖、葉水煎含漱。(《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