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鬼箭羽,別名又叫衛矛、鬼箭,神箭,六月凌,八樹、四棱鋒、蕓楊,鬼見愁,四面鋒、篦箕柴,風槍林,山雞條子,四面戟,千層皮、刀尖茶,雁翎茶、四棱茶。為衛矛科植物衛矛的具翅狀物的枝條或翅狀附屬物。全年可采,割取枝條后,除去嫩枝及葉,曬干;蚴占涑釥钗,曬干。干燥枝條呈細長圓柱形,多分枝,長40~50厘米左右,直徑0.4~1厘米。表面灰綠色,有縱皺紋,四面生有灰褐色片狀翅,形似箭羽。枝堅硬而韌,難折斷,斷面淡黃白色,粗纖維性.翅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暗紅棕色,細顆粒性。氣微,味微苦澀。以枝條均勻、翅狀物齊全者為佳。
【炮制】 揀去雜質,用水浸透,撈出,切段,曬干。
《雷公炮炙論》:"采得(鬼箭)后,只使箭頭用。拭上赤毛,用酥緩炒過用之。每修事一兩,用酥一分炒,酥盡力度。"
【性味】 苦,寒。
1.《本經》:"味苦,寒。"
2.《吳普本草》:"苦,無毒。"
3.《藥性論》:"有小毒。"
4.《日華子本草》:"味甘澀。"
5.《綱目》:"味酸澀。"
【歸經】 《本草撮要》:"入足厥陰經。"
【功能主治】 破血,通經,殺蟲。治經閉,癥瘕,產后瘀滯腹痛,蟲積腹痛。
1.《本經》:"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滿汗出。"
2.《別錄》:"主中惡腹痛,去白蟲,消皮膚風毒腫,令陰中解。"
3.《藥性論》:"破陳血,落胎。主中惡腰腹痛。"
4.《唐本草》:"療婦人血氣。"
5.《日華子本草》:"通月經,破癥結,止血崩、帶下,殺腹臟蟲,及產后血絞肚痛。"
6.《概物名實圖考》:"治腫毒。"
7.活血通經:《本草備要》曰:“苦寒,破陳血,通經”。情志內傷,肝氣郁結,氣滯血瘀,沖任不暢,經血受阻,月事不調,甚或閉經。癥見:精神抑郁,煩燥易怒,胸脅脹滿,少腹脹疼,胸悶太息,夜眠不寧,舌質紫暗,瘀點瘀斑,脈象弦澀。鬼箭羽為婦科活血專藥,故可通經。
8.化瘀止崩:《神農本草經》曰:“主女子崩中下血”。經期產后,余血不凈,不慎房事;或情志不暢,氣滯血瘀;或外感寒邪,直入胞宮,余血停滯,瘀阻沖任,發為崩中。癥見:暴發量多,色暗有塊,小腹劇疼;下血稍輕,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象沉澀。鬼箭羽活血化瘀,陳血去,新血生,血可歸經,活血止血,通因通用,相反相成。
9.產后腹疼:《本草蒙筌》曰:“產后血絞痛殊功”,《傅青主女科》又曰:“婦人產后少腹疼痛,甚則結成一塊,按之愈疼,……乃是瘀血未散,結聚成團而作疼耳”。產后惡露不凈,瘀血內阻,氣機不暢,不通則疼。癥見:小腹劇疼,結塊拒按,惡露澀少,滯而不行,紫暗粘稠,或夾血塊,煩滿不眠,皮膚干澀,舌暗脈弦。鬼箭羽破瘀通經,瘀血得下,氣機通暢,通則不疼。
10.胸痹心疼:《本草蒙筌》曰:“惡疰,卒心疼捷效”!额愖C治裁》又曰:“胸痹胸中陽微不適,久則陰乘陽位,而不痹結也”。胸陽不足,陰乘陽位,胸陽痹阻,氣血遂亂,血脈不通,心失所養,氣衰血澀,瘀而不行。癥見:胸悶心疼,短氣喘息,唇爪紫暗,舌有瘀點,脈澀結代。鬼箭羽活血化瘀,散瘀開脾,可療心疼。
11.血瘀癃閉:《景岳全書?小便不通》曰:“凡癃閉之癥……或以敗精,或搞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跌撲損傷,瘀血內停,下蓄膀胱;或房室不節,精關不固,流于膀胱,血瘀精室,水道不通,發為癃閉。癥見:小便不暢,淋漓而下,或點滴不出,少腹急疼,舌有瘀點,脈象弦澀。鬼箭羽活血,善消瘀塊,瘀血一去,水道自通。
12.皮膚風腫:《名醫別錄》目:“消皮膚風腫”。外感風邪,郁閉肌表,肺氣不宣,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濕停留,發為水腫。鬼箭羽有祛風之功。風邪去,肺氣宣,水道通調,以消水腫。
13.蟲積腹疼:《本草蒙筌》曰:“去腹臟白蟲”。進食未熟的“米豬肉”,或“米牛肉”數,可見腹脹腹疼,大便排出扁平白色蟲體。鬼箭羽可殺寸白蟲,治療蟲積腹疼。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鬼箭羽的作用:
1.治產后敗血不散,兒枕塊硬,疼痛發歇,及新產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快,臍腹堅脹(痛):紅藍花、鬼箭(去中心木)、當歸(去苗,炒)各一兩。上為粗散。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溫服。(《局方》當歸散)
2.治產后血運欲絕:當歸一兩,鬼箭羽二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酒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相次再服。(《圣濟總錄》當歸飲)
3.治惡疰心痛,或?刺腹脅,或肩背痛無常處:鬼箭羽、桃仁(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赤芍藥、鬼臼(去須)、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當歸(銼,微妙)、桂心、柴胡(去苗)、朱砂(細研)各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研,微炒)。上藥,搗細羅為散,入朱砂,研令勻。每服,不計時侯,以溫酒調下一錢。(《圣惠方》鬼箭羽散)
4.療乳無汁:鬼箭五兩。水六升,煮取四升,去滓。服八合,日三服。亦可燒灰作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廣濟方》單行鬼箭湯)
5.治瘧疾:鬼箭羽、鯪鯉甲(燒存性)各一分。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字,搐在鼻中,臨發時用。(《圣濟總錄》一字散)
6.治腎炎:鬼箭羽莖皮60g。水煎取汁,用藥汁打雞蛋茶喝。(《河南中草藥手冊》)
7.治鬼瘧:鬼箭羽、鯪鯉甲(燒存性)各一分。上二味,搗羅與細散。每服一字,(口畜)在鼻中,臨發時用。(《圣濟總錄》一字散)
8.治風濕痛:衛矛莖(連翅)60―90g。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治干咳:衛矛、紅棗各30g。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9.治感冒:衛矛莖枝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10.治跌打損傷:衛矛50g,赤芍25g,紅花、桃仁各15g,大黃5g,共研細粉,每服5g,日服3次。(《東北藥用植物》)
11.用于正骨手術局部麻醉:麻藥(衛矛)60g,黑老虎30g,牛耳楓30g,珍珠蓋浪傘30g。浸酒適量外用。(《粵北草藥》)
12.治漆性皮炎:鬼箭羽枝葉適量,加白果葉等量,煎水洗患處;騿斡帽酒分θ~亦可。(《陜西中草藥》)
13.治全身時痛時癢:衛矛9―12g,穿山甲6g,大蒜50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14.治風疹:衛矛、蟬蛻、刺蒺藜各9g,防風6g。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15.治燙火傷:鬼箭羽木栓質翅研成細粉,撒患處,或蛋黃油調敷患處。(《陜西中草藥》)
16.治風入心腹攣急:鬼箭羽如雞子大一塊,甘草一尺(炙,銼),麻黃四兩(去根節煎,掠去沫,焙干),石膏如雞卵一塊。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臨臥各一服,慎外風。(《圣濟總錄》鬼箭湯)
帶翅枝條中含4-豆甾烯-3-酮(stigmast-4-en-3-one),4-豆甾烯-3,6-二酮(stigmast-4-en-3,6-di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6-β-羥基-4-豆甾烯-3-酮(6-β-hydroxystigmast-4-en-3-one),去氫雙兒茶精(dehydrodicatechin)A,香橙素(aro-madendrin),d-兒茶精(d-catechin),△4β-谷甾烯酮(△4β-sitos-terone),鬼箭羽堿(alatamine),雷公藤堿(wilfordine),衛矛羰堿(evonine),新衛矛羰堿(neoevonine),衛矛堿(euonymine)。此外,還含有草酸乙酸鈉(sodium oxalacetate)。
降血糖作用:衛矛煎劑中提得的草酰乙酸鈉對正;蛩难踵奏ば蕴悄虿〉募彝糜薪档脱、尿糖及增加體重之作用。對正常麻醉犬,靜脈滴入能引起顯著的血糖下降。大鼠口服5-10mg/天,共40天可引起低血糖及胰島細胞之增殖,胰β-細胞增生,同時有胰α-細胞之萎縮,說明草酰乙酸鈉能刺激β-細胞,調整不正常的代謝過程,加強胰島素的分泌。給糖尿病人口服,100-1000mg/天,可有一定效果。同屬植物歐衛矛 Euonymus europaeus種子中含強心甙,作用類似毒毛旋花素,但還有中度的降低血壓的作用,此外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并能收縮豚鼠腸管。
強心。
衛矛強心苷具有類似毒毛旋花素的強心作用。
擴冠。
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而能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和營養物質的作用。鬼箭羽還能提高小鼠抗缺氧能力。
降壓。
能擴張周圍血管而有降壓功效。
降糖。
草酸乙酰鈉可促進胰腺β-細胞增生、α-細胞萎縮,加強胰島素分泌,因而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抑菌作用。
用平板小溝法,證明100%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其它作用。
水煎劑能增加小鼠心肌對Rb86的攝取量,說明能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代謝。
治療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炎等心臟病心肌損傷。
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
治療糖尿病。
鬼箭羽并不能根治糖尿病,只能作為輔助用藥來長期服用!
鬼箭羽治療輕癥糖尿病
對鬼箭羽的降糖作用應予充分的認識。臨床用鬼箭羽30g,與菝葜、生葛根等同用,對輕癥糖尿病,或服降糖藥后血糖維持在輕、中度升高狀態,加用這些中藥后,中西藥并用,能增強療效,血糖會慢慢地下降,有的可以直至正常范圍。
治療頸椎病、腦動脈供血不足。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0g,加乙醇50ml,熱提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用氯仿溶解,取氯仿溶液作如下試驗:①取溶液1ml,蒸去氯仿,殘渣加1ml醋研溶解,加入1滴濃硫酸,醋酐層成綠色。(檢查甾醇類化合物)②取溶液1ml,加入濃硫酸1ml,氯仿溶液自黃色轉變成深紅色。(檢查植物甾醇、三萜)
。2)薄層色譜 取上述氯仿溶液,以6β-羥基豆甾-4-烯-3-酮、β-谷甾醇、豆甾-4-烯-3,6-二酮及豆甾-4-烯-3-酮作對照,同點于硅膠G板上,以苯-乙醚(3:2)為展開劑,展距:17.5cm。用1%香草醛硫酸顯色,供試品與對照品在相對應位置上顯黃棕色或紫色斑點。
《圣濟總錄》卷一六一:鬼箭羽湯
【處方】 鬼箭羽2兩,當歸(切,炒)2兩,白術(銼,炒)2兩,桂(去粗皮)2兩,細辛(去苗葉)1兩半,生干地黃(焙)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產后血氣不散,攻心腹刺痛,脹滿氣喘。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酒各半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六一
《圣濟總錄》卷一五一:鬼箭羽湯
【處方】 鬼箭羽1兩,木香1兩,當歸(切,焙)1兩,黃芩(去黑心)1兩,桂(去粗皮)1兩,芎?1兩,白術1兩,芍藥1兩1分,大黃(銼,炒)、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49枚,土瓜根1兩,劉寄奴1兩,虻蟲49枚(去翅足,糯米同炒,米熟去米)。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室女月水不通,肌膚不澤,日覺瘦瘁,滑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下檳榔、樸消末各半錢匕,更煎1沸,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一
《圣濟總錄》卷五十六:鬼箭羽湯
【處方】 鬼箭羽1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60枚(炒),芍藥2兩,鬼臼(削去皮,微炒)1兩,陳皮(湯浸,去白,焙)2兩,當歸(切,焙)1兩,桂(去粗皮)1兩,柴胡(去苗)1兩,大黃(銼碎,醋炒)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心腹(疒?) 痛,或暴得惡注。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1分(拍破),同煎至1盞,去滓,加麝香末1字匕,丹砂末、樸消末各半錢匕,再煎1沸,溫服,每日2次,以快利為度。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六
《圣濟總錄》卷五十五:鬼箭羽湯
【處方】 鬼箭羽1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干姜(炮)1分,甘草(炙,銼)半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半兩,當歸(切,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芎?半兩。
【制法】 上銼細,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心疼中惡,繞臍刺痛,自出汗。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