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功勞葉,別名功勞葉(《飲片新參》)、枸骨刺。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或華南十大功勞的葉。秋季采收。闊葉十大功勞葉,呈卵狀橢圓形,先端漸尖而有銳刺,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而歪斜,邊緣兩側各具2~8個刺狀齒,齒尖向葉背微彎,上面紫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質硬而脆。氣微弱,味淡。具有清熱補虛,止咳化痰的功效。
【性味】 《飲片新參》:"苦,涼。"
【歸經】 《本草再新》:"入肺經。"
【功效】 清熱補虛,止咳化痰。
【主治】治肺癆咳血,骨蒸潮熱,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心煩,目赤。
、佟侗静菰傩隆罚"治虛勞咳嗽。"
、凇吨参锩麑崍D考》:"治吐血。"
、邸讹嬈聟ⅰ罚"治肺勞,止咳化痰,退虛熱,殺蟲。"
、堋冬F代實用中藥》:"清涼性滋養強壯藥。功效與女貞子相似,適用于潮熱、骨蒸、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等證。"
、荨蛾懘ū静荨罚"瀉火退熱。治溫病發熱,心煩,下利,赤眼。"
、蕖段鞑爻S弥胁菟帯罚"治濕熱痢疾,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十大功勞葉的作用:
1.治風火牙痛:十大功勞葉三錢。水煎頓服。每日一劑,痛甚者服二劑。(《江西草藥》)
2.治療肺結核 肺結核潮熱型用抗癆藥無效者采用清骨散治療34例。方法:十大功勞葉、果卜葉各20g, 白及30g,元參、地骨皮、秦艽各10g,甘草6g,每日劑,水煎3次分服。加減:咯血甚者加生地30g,開水浸汁作飲料;口渴者加麥冬20g;咳逆者加蘆根20g,每日劑,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前皆照胸片34例中皆屬肺結核浸潤期,其中有薄壁空洞3例,查痰結核桿菌陽性者5例,化驗血沉降率普遍增快。結果:顯效24例(癥狀消失、肺部病灶吸收、空洞閉鎖、血沉降至正常);好轉9例(癥狀好轉、肺部病灶部分吸收、空洞縮小、血沉降低);無效1例(癥狀未減、肺部病灶加重轉其他療法治療)。
3.治療癌癥 肝癌方:十大功勞葉30g,龍葵、白英、桉樹葉、馬鞭草、白花蛇舌草各20g,半枝蓮、甘草各10so加減:肝區痛甚者加七葉蓮20g;正虛者加白參5g,磨汁調,每日劑,水煎3次服,此方適宜于肝癌前期。肺癌方:十大功勞葉、半枝蓮、常春藤、雞矢藤、夏枯草各20g,魚腥草30g,了哥王10g,石榴皮15g,田七(磨調)6g,每日劑,水煎3次分服,加減:咯血者加蒲黃炭10g,茅根30g,氣迫者加桑皮、葶藶子各10g。此方若能堅持久服3個月,能使病灶逐步縮小,臨床癥狀逐步消失。
4.治療呼吸道炎癥 支氣管炎方:十大功勞葉、虎杖、肺經草、矮地茶各20g,枇杷葉去毛、藤白薇各15g,甘草6g,每日劑,水煎3次分服。加減:白痰多者加法半夏8s;黃痰多者加金星草20g,此方適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方:十大功勞葉12g,土茯苓、矮地茶、金星草、鵝不食草、鳳尾草各20g,甘草10g,每日l劑,水煎3次分服。加減:咳嗽痰中帶鐵銹痰者加桎木葉、茅根各20g;高熱不退者加生石膏20s;氣迫者加細茶葉20g,桑皮15g,此方配中西結合療效顯著。
5.治療鼻咽癌 有人用十大功勞葉治療鼻咽癌。方法;十大功勞葉30g,夏枯草、鮮石榴皮各20g,甘草5g,每日劑。
藥物配伍:
配白薇,清泄肺熱、涼血退蒸;
配訶子,斂肺止咳、利咽開音;
配黃連,治疔瘡腫毒;
配大黃,清解熱毒。
闊葉十大功勞葉含小檗堿(berberine)。同屬植物細葉十大功勞葉含藥根堿(jatrorrizine),小檗堿,掌葉防已堿(palmatine)及木蘭花堿(magnoflorine)。
華南十大功勞葉含異粉防已堿(isotetrandrine),小檗堿,掌葉防已堿,藥根堿及木蘭花堿。
1.抗菌作用:闊葉十大功勞的水煎劑25%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輕度抑制作用。
2.藥根堿硫氰酸鹽、四氫藥根堿-N一甲基硫氰酸鹽、棕櫚堿硫氰酸鹽等生物堿在低濃度(0.001-0.002%)時能促進離體腸管的自發運動,高濃度(0.01%以上)時可導致張力上升、運動抑制。對離體蛙心,藥根堿為先抑制后興奮,掌葉防己堿則為輕度興奮。對麻醉兔,
3.血壓:靜脈注射此等生物堿皆可引起短暫或輕度的血壓下降。對蟾蜍后肢血管無明顯影響。它們的降壓作用似與中樞無關(椎動脈注射時不降壓,阻斷頸動脈血流及閉塞氣管引起之升壓反射皆不受影響),亦不受阿托品的影響,但能抑制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
4.在以艾氏腹水癌作體內抗癌的篩選試驗中,發現其中所含成分異漢防己堿有抗癌作用。
5.其他:對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體溫、血糖等皆無作用,亦不溶血。華南十大功勞,含小檗堿,作用見黃連。
從細葉十大功勞中提出的3種生物堿(藥根堿硫氰酸鹽、四氫藥根堿-N一甲基硫氰酸鹽、棕櫚堿硫氰酸鹽)對小鼠靜脈注射之半數致死量分別為0.1、0.08、0.098mg/10g。
1.取本品粗粉約0.1g,加1%HCL5ML,水溫浸15min,濾液加碘化鉍鉀試劑數滴生成橙紅色沉淀。
2.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30min,時加振搖,濾過,濾液。另取鹽酸小檗堿,乙醇溶解成每1ml含0.5-1mg的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ul,點于同一硅膠H-CMC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展開,展距10cm,取出晾干,于254nm紫外分析燈下觀察,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斑點。
脾胃虛寒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