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參,為五加科植物珠子參或羽葉三七(竹根三七、扭子七、黃連三七、花葉三七)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除去粗皮及須根,干燥;或蒸(煮)透后干燥。本品略呈扁球形、圓錐形或不規則菱角形,偶呈連珠狀,直徑0.5~2.8cm。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有明顯的疣狀突起及皺紋,偶有圓形凹陷的莖痕,有的一側或兩側殘存細的節間。質堅硬,斷面不平坦,淡黃白色,粉性。氣微,味苦、微甘,嚼之刺喉。蒸(煮)者斷面黃白色或黃棕色,略呈角質樣,味微苦、微甘,嚼之不刺喉。
【炮制】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藥效分類】補益藥
【性味】 苦、甘,微寒。
1.《滇南本草》:"性溫平,味甘微苦。"
2.《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性平,味淡甜。"
【歸經】 歸肝、肺、胃經。
【功能主治】 補肺,養陰,活絡,止血。用于氣陰兩虛,煩熱口渴,虛勞咳嗽,跌撲損傷,關節疼痛,咳血,吐血,外傷出血。
1.《滇南本草》;"止血生肌。為末,捻刀傷瘡,收口甚速。"
2.《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補肺虛。治肺虛咳嗽。"
【用法用量】 3~9g。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貯藏】 置干燥處,防蛀。
【摘錄】 《藥典》
國內對珠子參藥理研究比較緩慢,只是近幾年才對珠子參總皂甙研究有報道,對珠子參單體皂甙藥理研究較少根據云南產珠子參根莖總甙對小鼠的作用表明:珠子參總甙有與人參皂甙類型的免疫作用,能提高小鼠血中碳廓清率和激活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并且毒性低,刺激性及溶血作用均很弱。研究川產珠子參根莖總甙對白細胞介素(Ⅱ)(IL一Ⅱ)的作用表明:珠子參具有鎮痛、抗炎作用,免疫作用卻不明顯。從藥理作用看出,川產珠子參與云南產珠子參藥材所含化學成分不同,云南產珠子參似較川產珠子參的人參皂甙含量高,尚待進一步研究。藥理實驗還表明:珠子參具有抗心率不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