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白皮,別名:榆樹皮、榆錢樹皮等,為榆科植物榆樹的樹皮或根皮的韌皮部。春季或8~9月間割下老枝條,立即剝取內皮曬干。本品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短不一,厚3-7mm。外表面淺黃白色或灰白色,較平坦,皮孔橫生,嫩皮較明顯,有不規則的縱向淺裂紋,偶有殘存的灰褐色粗灰;內表面黃棕色,具細密的縱棱紋。質柔韌,纖維性。氣微,味稍淡,有粘性。具有 利水,通淋,消腫的功效。另外榆樹上的種子稱為“榆錢”也是民間用來蒸菜的美味。
【性味】 甘,平。
1.《本經》:"味甘,平。"
2.《別錄》:"無毒。"
3.《醫林纂要》:"甘,寒。"
【歸經】 1.《綱目》:"手足太陽、手陽明經。"
2.《本草求真》:"入胃,大、小腸。"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消腫。治小便不通,淋濁,水腫,癰疽發背,丹毒,疥癬。
1.《本經》:"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氣。"
2.《別錄》:"主腸胃邪熱氣,消腫,療小兒頭瘡痂?。"
3.《藥性論》:"主利五淋,治不眠,療?。焙杵為末,每日朝夜用水五合,末二錢,煎如膠服。"
4.孟詵:"主暴患赤腫,以皮三兩搗,和三年醋滓封之,日六、七易,亦治女人妒乳腫。"
5.《日華子本草》:"通經脈。涎,敷癬。"
6.《綱目》:"利竅,滲濕熱,行津液,消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研末調敷。
榆白皮的作用:
1.治小便出血,水道中澀痛:榆白皮(銼)三兩,冬葵子一合,滑石二兩,石韋(去毛)、瞿麥(用穗)、生干地黃各-兩。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入筆頭灰半錢匕,攪勻,食前溫服。(《圣濟總錄》榆白皮湯)
2.治妊娠小便不利:葵子一升,榆白皮一把(切)。上二味,以水五升,煮五沸,服一升,日三。(《千金方》)
3.治虛勞尿白濁:榆白皮,切,二斤,水二斗,煮取五升,分五服。(《千金方》)
4.治身體暴腫滿:榆皮搗屑,隨多少,雜米作粥食,小便利。(《備急方》)
5.治墮胎后,下血不止:榆白皮(刮凈,銼碎)、當歸(切,焙)各半兩。上二味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圣濟總錄》榆白皮煮散)
6.治赤流腫丹毒:榆根白皮作末,雞子白和敷之。(《千金方》)
7.治風熱腫毒,項生瘰疬:榆白皮(銼)、槐白皮(銼),赤小豆、大麥面、桑白皮(銼)、川樸硝、皂莢(去黑皮,涂酥炙微黃焦,去子),以上各半兩。搗細羅為散,用雞子清和如膏,舊布上攤可依腫大小貼之,干即易之。(《圣惠方》榆白皮散)
8.治癰疽發背:榆根白皮,切,清水洗,搗極爛,和香油敷之,留頭出氣,燥則以苦茶頻潤,不粘更換新者,將愈,以桑葉搗爛隨大小貼之,口合乃止。(《救急方》)
9.治外傷性出血:榆樹韌皮,放在75%的酒精中浸泡七天,取出陰干,研細末外用。(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10.治火灼爛瘡:榆白皮熟搗封之。(《千金髓方》)
11.治燒、燙傷:榆樹皮10克,大黃10克,酸棗樹皮10克。用75%酒精浸泡48小時過濾,取濾液。用時清潔創面,用噴霧法向患部噴撒。(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2.治小兒白禿瘡:榆白皮搗末,醋和涂之。(《子母秘錄》)
配滑石:利尿通淋
含β-谷甾醇、植物甾醇、豆甾醇等多種甾醇類及鞣質、樹膠、脂肪油。
抗菌作用 榆白皮制成的藥粉50mg/ml對甲、乙型鏈球菌有抑菌作用,100mg/ml對白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有抑菌作用,200mg/ml對大腸桿菌、結核桿菌有抑菌作用。
榆白皮湯
藥物組成:榆白皮1兩,葵子2合,甘草8銖(炮),桂心1分。
處方來源:《醫方類聚》卷二二九引《王岳產書》。
方劑主治:難產,及胎不轉動。
制備方法:上銼作煮散,分為兩劑。
用法用量:每劑以水1升,煎取1大盞,無時頓服。須臾即生。
榆白皮湯2
藥物組成:榆白皮(銼)1兩,冬葵子1兩。
處方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五七。
方劑主治:妊娠小便不通利。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1日3次。
榆白皮散
【來源】《婦人大全良方》卷十六。
【組成】榆白皮 甘草各60克 葵子30克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溫服。
【功用】滑胎催生。
【主治】產難,竅道干澀,脈澀者。
【方論】方中榆白皮滑以去著;生甘草甘以瀉熱;冬葵子滑胎利竅以催生。為散水煎,使竅道滑利,則產門無干澀之患。
方劑名稱 榆白皮散
方劑別名 榆白皮湯(《普濟方》卷二一四)。
藥物組成 榆白皮半兩(銼),甘遂半兩(煨令黃),蘧麥半兩,犀角屑半兩,赤茯苓3兩,木通(銼)半兩,山梔子半兩,川芒消1兩,子芩半兩,滑石半兩。
處方來源 《圣惠》卷五十八。
方劑主治 熱淋。小腹脹滿,數澀疼痛。
制備方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前溫服。
榆白皮飲
【處方】 榆白皮(銼)175克 滑石(碎)120克 黃芩(去黑心)木通(銼)瞿麥各90克 石韋(去毛)60克 冬葵子175克 車前草(銼)350克
【制法】 上八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治腎臟實熱,腰胯強急,面色焦黑,小便赤澀,心胸滿悶,兩脅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一
脾胃虛寒者慎服,若胃寒而虛者,久服滲利,恐泄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