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拼音:baifuzi 又名獨角蓮,是佛焰苞目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供藥用,能祛風痰、逐寒濕、鎮痙,治頭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傷風、跌打勞傷、肢體麻木、中風不語、淋巴結核、蛇蟲咬傷等。中藥中的“白附子”即系獨角蓮加工而成。該品有毒,宜慎用。
聲明:本詞條可能涉及專業知識,中草藥并非沒有毒副作用,請遵醫囑服用,請勿輕信網上用藥建議。
白附子的功效:
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于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痹咽痛、破傷風癥?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傷。
白附子味辛、甘,性溫,有毒。歸胃、肝經
陰虛血虛動風或血熱盛動風者,以及孕婦均慎用,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中毒表現 初期為咽喉疼痛、口、舌麻木、煩躁不安、頭暈、流涎、胃部燒灼痛;繼之大量嘔吐、腹痛劇烈、出汗、面色蒼白、脫水、脈弱無力、虛脫、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呼吸困難、驚厥;嚴重時,喉頭痙攣。全身麻木。最終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體現在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等;并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劑或防腐劑及護膚品中;白附子性熱主升為陽明之要藥,所以能榮于面。白附子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解毒散結作用;美容功效有潤膚白面、滅瘢除黑;白附子的美容功效主要是面部美容,可用于用于美白、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很多產品有使用了白附子,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劑或防腐劑及護膚品中。
白附片和白附子一字之差,且同屬有毒中藥,因而常被誤認為是一種藥。其實,二者功用大不相同,臨證須鑒別使用。
白附子:
屬化痰藥。分禹白附和關白附。前者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表面白色或黃白色;后者為毛莨科植物黃花烏頭的塊根,表面棕褐色,斷面卻類白色,但二者功用大同。其味辛甘,性溫,有祛風痰、燥濕痰、止痛止痙、解毒散結之功效,主治中風口眼歪斜、驚風癲癇、破傷風、偏頭痛以及瘰疬、毒蛇咬傷等癥。但本品亦辛溫燥烈有毒,常須炮制后用,陰虛、血虛動風及熱極動風者不宜用,孕婦慎用。
白附片:
屬溫里藥,是毛莨科植物烏頭的子(側)根附子的加工品。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然后取出,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約3毫米的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干即成。因全體呈白色,半透明狀,故名。其性味辛甘熱,有回陽救逆、助陽補火、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亡陽癥,寒痹痛劇及陽虛所致之陽痿、宮冷不孕、脘腹冷痛、泄瀉、水腫等癥,常用于救急,被譽為“回陽救逆第一藥”。但本品辛熱燥烈有毒,須嚴格炮制,并有嚴格適應癥,陰虛陽亢者及孕婦忌用,不能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