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甲膠,別名又叫:甲魚殼膠,為鱉科動物華鱉的背甲煎熬而成的膠塊。取漂凈鱉甲,置鍋中加水煎取膠汁,約煎3~5次,至膠汁充分煎出為度,將各次煎汁,過濾合并(或加明礬粉少許),靜置后濾取清膠汁,再用文火加熱,不斷拌攬,濃縮(或加適量黃酒、冰糖)成稠膏狀,傾入凝膏槽內,俟其自然冷凝。取出切成小塊,陰干。本品呈扁方塊狀,長約3cm,寬約2cm,厚約5mm,表面棕褐色,具凹紋,光亮,半透明。質堅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肯光澤。氣腥,味微甜。鱉甲膠具有 滋陰,補血,退熱,消瘀的功效。
【性味】 味咸;性微寒
【歸經】 肺;肝;腎經
【功能主治】 滋陰,補血,退熱,消瘀。治陰虛潮熱,久瘧不愈,癥瘕瘧母,痔核腫痛。
、佟夺t學大辭典》:"補肝陰,清肝熱。治勞瘦骨蒸,往來寒熱,溫瘧,瘧母,腰痛,脅堅,血瘕,痔核,婦人經閉,產難,小兒驚癇,斑痘,腸癰,瘡腫。"
、凇冬F代實用中藥》:"滋陰補血,為滋養解熱上血藥。"
、邸端拇ㄖ兴幹尽罚"滋陰補血,潤肺消結。治虛勞咳血,肛門腫痛,濕痰流注,肺結核潮熱。"
鱉甲膠的作用:
、倩倩厣
人參6兩,肉桂2兩,兩頭尖2兩,麝香2兩,片姜黃2兩,公丁香3兩,花椒炭2兩,虻蟲2兩,京三棱2兩,蒲黃炭1兩,藏紅花2兩,蘇木3兩,桃仁3兩,紫蘇子霜2兩,五靈脂2兩,降香2兩,干漆2兩,當歸尾4兩,沒藥2兩,白芍4兩,苦杏仁3兩,香附2兩,吳茱萸2兩,延胡索2兩,水蛭2兩,阿魏2兩,小茴香炭3兩,川芎2兩,乳香2兩,高良姜2兩,艾葉炭2兩,益母草膏8兩,熟地黃4兩,鱉甲膠1斤,大黃8兩(為細末,以高米醋1斤半熬濃,曬干為末,再加醋熬,如是3次,曬干,末之)。
、谇噍秣M甲片
青蒿80g,鱉甲膠13.4g,生地黃160g,知母80g,牡丹皮120g 。以上五味,牡丹皮粉碎成細粉,取用104g,余作粗頭留用;青鎬蒸餾提取揮發油;藥渣、粗頭與知母、地黃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清膏 加入鱉甲膠使溶化,濃縮成稠膏,與上述細粉混勻,干燥,研細,制成顆粒,干燥,加入上述揮發油,混勻,壓制成片,即得。 用于溫病后期,夜熱早涼,陰虛低熱,熱退無汗。
、廴藚ⅦM甲煎丸
鱉甲膠75g,大黃37.5g ,土鱉蟲(炒)37.5g, 桃仁15g, 鼠婦蟲22.5g, 蜣螂45g, 凌霄花37.5g, 牡丹皮37.5g, 銀硝(精制)90g, 蜂房(炒)30g, 柴胡45g,厚樸(姜制)37.5g, 桂枝37.5g, 干姜37.5g, 瞿麥30g, 石韋37.5g, 葶藶子7.5g, 射干30g 黃芩22.5g 人參7.5g 白芍(炒)37.5g 阿膠37.5g 生半夏(漂洗)37.5g 蜂蜜(煉)400g,黃酒600g,制成1000g。用于脅下瘀塊屬氣滯血瘀證,其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3g,一日2~3次。
阿膠、龜甲膠、鹿角膠、鱉甲膠、黃明膠各自不同的功用,根據不同的需要來選用。阿膠與鹿角膠相比,前者滋補陰血,更適合于婦女,后者溫陽補腎,更適合男子!△M甲膠與龜甲膠都能養陰,且能清虛熱,適合易上火者采用,這是阿膠和鹿角膠所不具備的。鱉甲膠還有通血脈的作用,破瘀散結有專功。龜甲膠強健筋骨,骨質疏松者可考慮優先選用。阿膠有的功能黃明膠可以認為都有,只是效果不同。一般說阿膠補血比黃明膠好,但黃明膠的長處在于止血養血,潤腸通便。
鱉甲膠一般要烊化,即將膠類藥物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藥液中溶化;蛘叽蛩槌煞,沖服。
脾胃虛寒,食減便溏者及孕婦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