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三七,別名又叫做扭子七、算盤七、九龍盤、螺絲三七、血三七、九節犁、九節雷、趕山鞭、蜈蚣七、傘墩七、螺絲七、蕎葉七、鉆山狗、蕎蓮、蜈蚣草、盤龍七、牡蒙、蕎麥三七、散血丹、紫參七,為蓼科植物支柱蓼的根莖。根莖呈結節狀,平直或稍彎曲,長2-9cm,直徑0.5-2cm。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有6-10節,每節呈扁球形,外被殘存葉基,并有殘留細根及點狀根痕。有時兩節之間明顯變細延長,習稱過江枝。質硬,易折斷,折斷面近圓形,淺粉紅色或灰黃色,近邊緣處有12-30個黃白色維管束,排成斷續的環狀。氣微,味澀。紅三七具有止血止痛;活血調經;除濕清熱的功效。
【性味】 苦;澀;性涼
1.《四川中藥志》:"味澀,性平,無毒。"
2.《陜西中草藥》:"味苦澀,性涼。"
【歸經】 肝;脾經
【功能主治】 止血止痛;活血調經;除濕清熱。主跌打傷痛;外傷出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經不調;赤白帶下;濕熱下;癰瘡瘡。
1.《四川中藥志》:"散血行氣。治跌打損傷及五勞七傷。"
2.《陜西中草藥》:"收斂止血,活血調經,止痛生肌。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便血,崩漏,月經不調,淋癥,白帶,紅白痢疾,大骨節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研末,6-9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紅三七的作用:
1.治跌打損傷:支柱蓼根研粉,以酒送服。晚飯前服七至八錢。(《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2.治療大骨節病:取紅三七(鮮)3錢切片,水煎3次取汁混合,早晚空腹加溫分服。試治10例,其中Ⅰ°3例,Ⅱ°5例,Ⅲ°2例,治后疼痛減輕,關節活動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以年齡小、病情輕者,療效顯著。
3.胃病治療:主要是用血三七泡茶,每早晨空腹和晚睡前欽用,使用期間不可食辣椒。胃病重者可能此法療效甚微。
4.跌打損傷、骨折、勞傷腰痛、風濕疼痛者將其以1:10的比例用濃度酒泡夠八天以上,飯前,睡前飲50克-30克,同時用泡過的酒擦拭患處感覺起熱即可。泡過的酒總的使用為飲7分擦3分。
5.用可止血,具體的使用方法是:將其用刀鍋其身取其碎沫直接敷于流血部位;蚴菍⒁延糜谂菥剖褂猛甑难呷〕鰰窀蓪⑵鋲撼煞勰娣,待用時直接取出敷上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