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頹子葉,別名又叫胡頹葉、蒲頹葉、牛奶子葉。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的葉。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圓形,全緣或微波狀緣,革質,上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具光澤,散生少數黑褐色鱗片;葉背面被銀白色星狀毛,并散有多數黑褐色或淺棕色鱗片,主脈在葉背面突出,密生黑褐色鱗片,葉片常向背面反卷,有時呈筒狀。葉柄粗短,長0.5~1厘米,灰黑色。質稍硬脆,氣微,味微澀。斂肺、平喘、止咳。
【功效分類】止咳祛痰藥;清熱藥
【性味】性平,味酸。
《綱目》:酸,平,無毒。
【歸經】歸肺經。
【功效作用】斂肺、平喘、止咳。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止咳平喘藥。
、佟吨胁亟洝罚褐未陨蠚。
、凇毒V目》:肺虛短氣。
1.咳喘。本品味酸性溫,可溫肺斂肺,下氣,長于平喘,臨床多用治慢性喘息及哮喘虛寒型。單味煎湯或研末服有效,或配其它化痰止咳平喘藥同用,也制成片劑及注射液使用。
2.咯血,吐血及外傷出血。本品具良好的收斂止血作用,內服可治咯血及吐血。鮮品外用又可治外傷出血。
3.癰疽發背,痔瘡。本品能解毒消腫,治癰疽發背,可鮮品外敷,治痔瘡腫痛則可煎湯熏洗。
胡頹子葉的作用:
1.治一切肺喘劇甚者:蒲頹葉焙研為細末。米飲調服二錢匕,并服取瘥。(《中藏經》)
2.治咳嗽:鮮胡頹子葉-兩。煎湯,加糖少許內服。(《泉州本草》)
3.治肺結核咳血:鮮胡頹子葉八錢,冰糖五錢。開水沖燉,飯后服,日報二次。(《閩東本草》)
4.治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胡頹子葉、枇杷葉各五錢,水煎服;或胡頹子葉研粉,每天服二次,每次一錢半,酌加白糖或蜂蜜,開水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癰疽發背,金瘡出血:鮮胡頹葉搗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6.治蜂、蛇咬傷:鮮胡頹葉搗爛絞汁和酒服,渣敷患處。(《泉州本草》)
7.治哮喘:福建胡頹子葉、千日紅葉各七錢,蚤休三錢。水煎兩次,將液混勻,濃縮成60毫升,每次服10~15毫升,一日兩次。
本品含羽扇豆醇、熊果酸、齊墩果酸、β-谷甾醇、熊竹素。
本品擴張支氣管,改善實驗性支氣管炎的病理變化,奏平喘之效。且能使大多數上皮細胞修復。煎劑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僦委熉詺夤苎缀j子葉(干)、鬼針草各5錢,水煎,2次分服,10天為一療程。治療87例,經一療程后,控制1例,顯效14例,好轉59例;2個療程期控制16例,顯效29例,好轉33例。對氣喘,咳嗽、咳痰均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平喘作用似更顯著。但遠期療效還有待觀察。
、谥委熛j子葉曬干,文火炒至微黃,研末備用。每次用熱米湯送服1錢,早晚各1次,連續15天,必要時可服數周。治療100余例,一般服藥10~15天后癥狀即顯著好轉,部分病人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尤其對虛寒型病人療效較好;蛎咳沼煤j子葉1兩,水煎分3次服,連服4天。治療5例,均于3~4天見效。